到2020年,液化石油氣(LPG)買家將迎來又一個供應充足的年份,但石腦油作為石化行業的競爭燃料或將面臨壓力。
咨詢和研究公司IHS Markit的報告顯示,到2020年,世界液化石油氣(丙烷和丁烷的混合物)的供應量將同比增加約5%,達到3.25億噸。
IHS Markit的亞洲和中東NGL服務執行董事,同時負責該公司世界NGL的定價分析的He Yanyu表示,約28%的液化石油氣來自美國,20%來自中東。
他表示:“現階段,我們注意到了嚴重的供應強勁和需求疲軟,預期這種狀態還能持續幾年時間,而美國是帶動供應增加的zui重要的市場。其中亞洲對液化石油氣的需求將占世界總需求的近45%,即1.45億噸(每日460萬桶)。”
伍德麥肯茲預期,2020年亞洲液化石油氣日需求量大概在440萬桶,高于2019年的420萬桶,其中中國的需求量占近43%.
其中,亞洲約60%的液化石油氣需求來自住宅和商業領域,其中包括作為烹飪的燃料。而石化行業的需求約占亞洲總需求的20%,但這將是一個重要的出口渠道。
與丙烷脫氫廠家(PDH)不同,亞洲石腦油裂解廠能在石腦油和液化石油氣之間進行選擇,后者依靠丙烷生產丙烯,而丙烯是塑料的基礎。當液化石油氣的價格大概在石腦油價格的93%或比石腦油每噸最少便宜50美元時,一般會用液化石油氣代替一部分石腦油。
伍德麥肯茲下游研究主管Sushant Gupta表示,隨著液化石油氣供應量的擴大,兩類燃料之間的價格差距將會擴大,這可能會在輕質餾分油上引起連鎖反應。
預期2020年液化石油氣的平均價格將比石腦油每噸低100美元以上,而本年度為70至80美元,而且由于液化石油氣對石腦油影響的擴大,同樣會影響汽油的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