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2019年12月河南生豬產業鏈調查報告
一、調查背景
自2018年7月東北首次爆發非瘟疫情,疫情隨后在全國各地肆虐,對國內生豬存欄造成毀滅性打擊。
九、十月豬價突破歷史新高水平,在此之前我們在廣西、東北等多地調查顯示市場信心開始復蘇,在9-10月集中復養。河南作為中原養殖重鎮,其調運范圍供應中部及南方多數范圍,本次我們深入河南養殖腹地調查生豬上下游產業鏈情況,以期對未來生豬供應拐點及飼料需求拐點判斷提供決策參考根據。
二、調查小結:
1)、疫情傳達:河南豬瘟發生zui嚴重時期在2018年11-2019年1月,平均剩余30-40%,豫北比較多地方僅存10%,疫情殺掉絕比較多中型養殖戶,集團也損失較大,整體強于散戶,小戶損失相對較少。今年6-7月份疫情主要以接壤湖北的長江流域感染豬瘟,疫情感染死亡快,此前未受疫情影響的信陽附近疫情zui為嚴重。11月河南多地出現出現疫情,特征與前面的情況不同,主要以100-500頭小養殖戶感染居多,毒性相較上年削弱,且隨著藍耳等常規豬病。
2)、復養留種及轉養:河南留種zui早3-6月,大集團在3月zui早留種,散養戶5-6月留種。三元轉種zui早8月末在河南出現,9-11月逐步達到頂峰。復養結構以大型養殖集團為主,散戶只有不足20%復養,且有限于資金、豬源、可靠的養殖環境等。zui早留種的11月下旬開始有產仔的,三元留種的預期1月下旬相繼產仔。大量產仔時間節點在4-5月,9月出欄量預期高速增長。僅少量轉養禽類,禽類現金流來的慢,且上規模低效率,負債率偏高的養殖戶更多選擇養豬。
3)、飼料消費:非瘟發生后,顯著加快了全價料的運用,對于雜粕及動物蛋白幾乎不用。優先選用優良玉米豆粕。需求崩塌,飼料企業隨買隨用,除春節安全庫存較高,剩余時點各環節管道庫存減少。
4)、疫苗及政策:普通疫苗均有使用,非瘟疫苗毒性大,且未受法律保護,使用的和不使用的都有。扶持政策實際執行的偏少,按照地方財政預算多少來看。
5)、整體來講,河南存欄邊際回升,缺豬缺肉情況顯著緩和,當前缺豬,肉不算缺,主要由于養牛豬,節前價格有希望得到一定上浮,空間相對有限。節后存在一個大豬甩賣新豬未出欄的短缺檔口,豬的存欄在恢復中而出欄體重預期回落,存在一個價格調整后上升期,飼料需求3-4季度看好,1-2季度壓力仍然較大。
調查時間:12月2日
調查地點:安陽市
調查對象:某生豬疫苗生產商
基本情況:企業是中外合資公司,主要經營各類生豬疫苗。銷售輻射地區豫北豫南都有輻射。
疫苗銷售量情況:駐馬店地區銷售量上月回落30%,信陽zui早接觸疫苗,重點是大企業使用較多。豫北疫苗銷售基本停滯,因當地存欄幾乎損失殆盡,公司豫北的業務人員下半年多派去豫南推廣銷售。
疫情傳達路徑:河南疫情上年10月前后開始爆發,11月-1月zui為嚴重。疫情由北向南發展,北部安陽、鶴壁、焦作、新鄉是重災區,zui嚴重時期當地生豬存欄量下降90%以上。南陽北部臥龍、宛城疫情在今年年初爆發,500-10000頭中大型豬廠存欄損失60-70%,南部損失在60%以上。信陽附近在河南整體算zui為安全的地區,但今年7-8月基本同湖北同時發病,當時持續連綿降雨可能有助于疫情傳達,疫情表現在病程快,發病快,一星期內大量死亡,當地存欄量損失達到80-90%。駐馬店靠近信陽的新蔡等地疫情發病同信陽基本在相同時期。
新近發生疫情情況:11月份開始爆發疫情,周口首先爆發發病,傳達依舊從北向南,隨后駐馬店、南陽等地均遭受疫情。疫情同之前的特點不同:感染主要以100-500頭以下的小散戶為主,損失達到60%左右。zui嚴重的地方在信陽,當地小養殖戶存欄損失90%。豫北當前存欄恢復一部分,復養之后有再次發病的。
集團客戶疫情狀態:某大型養殖集團2019年8-10月仍有發病甩賣行為,整體來說集團客戶相比散戶較好,大企業也更有資金實力逆勢擴張。在豫北一個廠存欄18000頭損失9000頭。集團客戶在周口、南陽損失較大。某大型屠宰企業生豬存欄在疫情剛開始爆發時就遇到滅頂,但該企業未來計劃出欄量500萬頭/年,后期疫情穩定后會大力上馬。也有大企業此前大量收購幾百上千頭的發病豬廠,豬廠租賃費用1000頭母豬的配套廠租賃費300萬元/年,需要一次性簽訂2-3年合同。
防疫方式:當前各大集團及資深養殖戶對疫情防控均有一定經驗和心得,有疫苗派和防疫派兩類。某幾個南方大型全國性養殖集團防疫以疫苗為主,疫苗防控擁有一定概率,由于疫苗毒株當前仍然不穩定,通過幾代后變異的概率仍然較大,仍有一定概率防疫失敗。也有通過強化對飼料加熱消毒,加入酸化劑等方式降低感染概率。另外,降低接觸、強化洗消、隔離等防疫措施也在養殖場管理上應用。
非瘟感染方式:非瘟主要以接觸感染為主,病毒半衰期較長,隔離治療、強化洗消、降低材料出入頻率、控制材料來源、水源等均能得到一定防治效果。今年7-8月份豫南感染的豬瘟主要可能跟當時持續降雨有關,另外原糧中攜帶病毒概率較高,因此當前很少使用預混料,全價料比重大幅提高。
留種與復養:河南本地核心育種廠較少,附近湖北有10多家核心育種場,河南只有5-6家。其中一家較大的核心育種場在疫情中尚未幸免,被華南某大型養殖集團收購。河南本地留種復養zui早開始于5-6月,以豫北為主,豫北養殖損失慘重,存欄zui高損失90%以上,據企業反映,當前豫北復養成功率在50%左右,豫北5-6月份留種的二元母豬已逐步開始產仔,當前存欄恢復至正常水平的30-40%,最近豫北新增生豬存欄較多。其他地區均有積極的復養,信陽地區則與河南其他地區不同,養殖戶遇到疫情后再次復養量有限,當地人生活安逸,本次疫情后幾乎很少再次復養。河南人整體富有冒險精神,并未如專家建議的空欄6個月后再養殖,通過深入洗消后1-2個月后就有投入復養的。
三元轉種:8月后河南三元轉種量高速增長,大的養殖集團繁育的仔豬只要是母豬都留下培育成后備母豬,全局來看實際留種成功率在40-50%左右,大集團逆勢擴張顯著,zui早在豬瘟深度發展的3月前后某大型集團就加快投資建廠收購豬廠,加快收購的流程中。散戶方面,前期因現金流等因素淘汰掉的養殖戶想繼續養豬但缺少資金,生存下來的養殖戶逐步在緩慢恢恢復生產能,負債情況逐步好轉,但缺少持續擴大再生產的能力,實際社會資本新進大規模投資養豬業整體不如預期,市場觀望高于實踐。部分養豬經紀人及貿易商進入養豬,養豬承擔的疫情風險和隱產生本依舊不低,但防疫做好資金充足前提下,生豬種群擴張速度不慢,正常情況下幾千頭的仔母豬種群通過配種產仔在13-14個月左右可以擴增至幾萬頭待出欄的生豬群體。
二次育肥:當前有專業賣120-150kg肥豬給二次育肥的,理論上豬價在8-10元/斤以上做二次育肥均有不小的利潤。也發現某些大型養殖集團有進行二次育肥的。
轉養禽類:有一定轉養比重,但不高,禽類特性與養豬不同,有轉養鴨、鵝的,然而,由于沒有水源、草料等,另外豬舍與禽舍有一定不同,zui終并未得到收益。
調查時間:12月2日
調查地點:安陽市
調查對象:某養殖戶
基本情況:原生豬存欄(母豬+育肥豬)15000頭以上(12000頭育肥豬,3600頭母豬),當前存欄2200頭(600頭母豬,1600頭肥豬)。疫情此前幸存下來400頭左右母豬。
存欄恢復預期:當前存欄大大概在原有存欄的12%左右,明年有希望改觀到30%水平。
復養情況:5月開始給留下來的二元母豬配種,9月10日已經有第一批產仔。當前信心較充足,但缺少資金,負債較多,當前主要做繁育,養一部分肥豬,賣一部分肥豬,慢慢擴張。未考慮養禽類,附近有一些嘗試養的,比較多都因為材料,養殖技術,行情等產生虧損。禽類現金流積累低效率,對于前期大幅虧損的養殖戶,不能適應如此的現金流。
留種與疫苗:當前自己的母豬有一半是三元留種豬,還有一批是二元母豬回交產生的準二元母豬。當前自己只使用防治普通病毒的疫苗,非瘟疫苗毒性大,不敢使用。
調查事件:12月3日
調查對象A:某種豬繁育企業
基本情況:公司主要經營豬精,另有一定種豬銷售。占據河南當地2-3%的市場份額。品種以大白、長白為主。專注育種20年,當前以選育長大型品種為主要方向。
豬瘟情況:上年10月末-3月是高發期,存欄當前僅剩30-40%。當前消除南陽,其他地方均有疫情零星發生。
三元轉種:2019年6月后,可以繁殖的母豬都被用于留種,三元留種母豬平均每胎可產仔9-10頭,相對低于二元母豬。
種豬銷售量:當前銷售量同比增加80%,且一般為資金技術實力雄厚的客戶。銷售量低谷在今年的1-2月份,同比銷售量下降40-50%。
復養:當前采購二元母豬的重點是小型養殖戶(母豬存欄100-200頭),中型養殖戶現金流緊張,基本沒有擴張,非瘟后只有20%復養的,成功率70%左右。
調查對象B:開封某豬經紀及小型養殖戶
豬瘟情況:上年10月開始,11-1月zui為嚴重,存欄僅剩30-40%。之前是經紀人及豬販子,2017年后開始自己養豬。今年疫情較上年發展的慢,生豬存貨時間更久。
復養:5-6月附近開始有20%左右養殖戶開始復養,也有60-70%的養殖戶轉養禽類。
出欄計劃:當前出欄根據行情來定,若春節前豬價能恢復到18-19元/斤則會全部出售所有120kg的肥豬。
預期:認為生豬存欄明年很難增長,主要由于復養難度太大,原先受災的養殖戶幾乎不會再復養,只能靠沒有受到影響的養殖戶擴大規模。
調查對象C:洛陽某大型屠宰場
屠宰量:上個月屠宰量57000頭,上年同期80000頭。屠宰低谷為6-7月,每月屠宰量僅30000頭,最近屠宰量上升主要取決于天氣冷,消費量上升。預期春節前zui高屠宰量能達到10000頭/天,當前為2000頭/天。
存欄預估:官方統計河南存欄降低40%,公司負責人認為存欄降低量超過60%。豬瘟前本地養殖場存欄量大戶:散戶比重3:7,非瘟后存欄大戶:散戶比重7:3,散戶多數被淘汰。
凍品及臘肉:隨著豬價反彈凍品庫存回落較快,另外價格高風險也高,企業凍品庫存難度高。不看好今年腌臘肉市場,價格過高,飲食習慣也存在變遷。
調查對象D:某大型跨國禽類巨頭的屠宰場
加工量:年屠宰產能150萬頭,上年一般3000頭/天。今年產能利用率下降,平均4萬頭/月,10月僅屠宰3萬頭,全國屠宰企業產能利用率均大幅下挫,小型屠宰企業大量倒閉破產,行業整合在加快。
三元留種:3-4月開始留種,當前相繼產仔。配種成功率60%左右。
需求:價格zui高時,自己的銷售檔口市場需求疲軟50%左右,豬價下滑重點是需求疲軟。
調查時間:2019年12月4日
調查對象:某合資飼料廠
飼料加工量:豬瘟前每月飼料加工量1.2-1.3萬噸,2月僅加工2500噸,11月加工量3500噸,9月以來加工量緩慢恢復,月均環比增長幅度10%。
飼料原料囤貨:通常在節前45天開始囤貨,囤貨量約15天,對于原料當前采取隨采隨用,不囤貨賭行情。公司主要為合資公司供貨,當前沒有外銷,按照合資公司要求供貨做代加工。
春節效應:春節后一般每月飼料消費會下降20-30%,主要由于節前囤貨,節后需要一定時間再補庫。由于節前通常都要殺掉大批大豬,節后再補欄仔豬,而當前仔豬價格過高,補欄風險大,中間飼料需求有一定斷檔。
當前飼料消費結構:當前懷孕母豬料上升,哺乳及后備母豬料下降。
調查時間:2019年12月5日
調查對象A:南陽某豬經濟及養殖戶
非瘟:當前豬瘟點狀發生,今年養殖戶應對豬瘟更加理性,以拔牙為主,上年主要以恐慌性清欄為主。當前豬瘟整體可防可控,危害性明顯回落,養殖戶心態也更為平和。
消費:今年販豬肉量約是以往的40-50%,主要由于地區價格差距過大,10月豬肉大漲期間,消費量大幅回落。
三元留種:當前自己的母豬群體種80%為三元留種母豬,四周種豬場大量倒閉,十不存一。九月后養殖戶留種積極性高速增長。
調查對象B:河南本地某大型養殖集團屠宰場
屠宰量:正常時期屠宰量3500-5000頭/天,上月屠宰量2000-2500頭/天,低谷期為9-10月,屠宰量1600-1800頭/天。12月計劃屠宰3000頭/天。
疫情:當地疫情零星發生,不如上年猛烈,但對于整體防控態勢偏悲觀。
復養:積極性高,但局限性也明顯。資金、豬源、養殖環境等等均限制復養。
凍肉庫存:最近價格高,凍肉庫存偏少,上年豬價極低時期凍肉買了1/3-1/4。
調查時間:2019年12月6日
調查對象:駐馬店某農業集體性企業
基本情況:公司經營油脂、飼料、疫苗、養殖等板塊。
疫情:信陽地區6-7月發生疫情,感染速度快,隨后養殖戶復養的較少。
復養及出欄計劃:企業當前有母豬35000頭,其中三元轉種10000頭,元旦計劃配種,2020年計劃出欄60萬頭仔豬,計劃建造樓房豬舍。
成本:養豬方方面面成本大幅上揚,主要包含配種成本、飼料運輸成本、人員成本等。以往仔豬成本在300-400元/頭,當前需要700-1000元/頭。
(文章來源:華泰期貨)
以上是最新生豬價格資訊,更多生豬價格信息查詢,或想隨時把握最新生豬價格走勢,生豬產業動態,請持續關注天賜網行情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