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總署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對原油、鐵礦砂、天然氣、大豆等主要大宗商品的進口量整體提升。分析人士認為,在大宗商品價格見底預期及工業補充庫存存預期下,大宗商品進口量價齊升,組合基本面來看,預期1月份商品價格將保持高位。
進口量價齊升
海關總署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外貿進出口規模逐季高升,12月份當月亦是達到3.01萬億元,同比增長速度達12.7%。2019年全年鐵礦砂、原油、天然氣、大豆等大宗商品進口量增加,其中,12月主要原料進口量均有明顯上升,進口均價也明顯提升。
具體來看,2019年,我國進口鐵礦砂10.69億噸,增加0.5%;進口原油5.06億噸,增加9.5%;進口天然氣9656萬噸,增加6.9%;進口大豆8851萬噸,增加0.5%。另外,肉類產品進口增長比較快,全年進口豬肉210.8萬噸,增加75%;進口牛肉165.9萬噸,增加59.7%。其中,僅在12月,我國鐵礦砂的采購量就達1.013億噸,較2019年11月增長11.8%,同比增加16.9%,創下近27個月來單月zui高進口紀錄。
不得不說的是,進口大宗商品中的“大塊頭”——石油、鐵礦砂2019年進口總額分別達到了2413.2億美元和1014.62億美元,分別占進口總額的11.62%和4.89%。
東莞證券研究指出,2019年12月主要原料進口量明顯上升的背后,主要有三方面原因:首先,2019年1
1、12月國內PMI數據持續超預期,顯示國內需求提升,提振了部分原料和能源產品進口的需求。具體來看,集成電路、原油、農產品、鐵礦砂、銅礦砂、初級塑料、成品油等進口增長幅度均出現明顯提升;再者,部分大宗商品進口均價反彈,也帶動了進出口;zui后,2018年同期基數較低,也帶動了2019年12月進口增長速度超預期。
1月份難現明顯回落
廣發證券分析師郭磊則表示,進口增長速度顯著偏高,其中部分源于基數。但值得關注的是銅、鐵礦砂、鋼材、集成電路等進口數量似乎明顯超過基數影響,應反映出對大宗品價格見底的預期,以及對工業補充庫存存的預期。
從2019年12月份大宗商品走勢來看,文華財經數據顯示,12月工業品、農產品期貨指數反彈幅度分別為2.42%、2.21%。分品種來看,12月鐵礦石期貨指數反彈3.36%,國內原油期貨指數反彈4.49%,燃料油期貨指數反彈14.11%,滬銅指數反彈3.91%,豆一期貨指數反彈9.01%。
從宏觀方面看,郭磊分析,當前出口訂單指標初步企穩,在低基數和部分關稅取消的滯后影響下,2020年上半年應不至于持續變差。而固定資產投資修補也已有初步跡象,開年以來專項債密集發行,當前已近7000億元,且投向基礎建設比例大幅提升。預期后續經濟企穩概率持續提升。PMI、BCI等指標均顯示中國經濟在2019年10-12月有初步企穩跡象,而人民幣匯率也自2019年9月以來逐步升值。
組合大宗商品基本面來看,東莞證券研究認為,預期1月份商品價格可能保持高位運轉。一方面,傳統春節期間是豬肉消費旺季,生豬供應又存在6個月的圈養期,海外供應也存在量能不足的情況,這仍可能導致節日期間出現一定的供需緊張,豬價將持續高企運轉;另一方面,地緣政治風險加強,原油供應不確定性增加,成品油價格反彈將對非食品價格產生上漲動能。
(文章來源:中國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