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原糖于2018年8月下觸9.91美分見底,隨后10月受到印度蟲災消息提振大幅上揚zui高至14.24美分,此后陷入了連續13個月的低位橫盤整理,至今多根技術均線已聚攏,并且價格已持續3周收在一組均線上方。對于等候數月的投機者來說,似乎已嗅到了做多的機會,下一步我們捋一捋國際食糖基本面和食糖市場正在發生的一些改變。整體來看,本榨季全球供應缺口預估遭上調,倫敦、紐約市場結構發生改變,現貨升水上漲等都顯示出國際糖市正迎來重要轉折點。
先來查看一下印度。當前印度是影響榨季供應的主要變量之一,因此成了市場重點。生產方面,印度糖業協會ISMA數據顯示,到11月底全國食糖產量為188.5萬噸,同比降低了54%。產量下降重點是由于馬邦糖廠推遲開榨,截至上月末該邦只有43家糖廠開榨,產糖6.7萬噸,同比降低了182.2萬噸。估產方面,進入四季度已遭遇多家機構下調,上月初印度糖業協會將預估值從2820萬噸下調至2685萬噸,當地評級機構ICRA將預估值下調到了2600萬噸,也導致市場對于印度估產的普遍預期也下降了。出口方面,印度糖業協會消息,截至11月中本榨季印度已對外發出了20萬噸糖,截至11月末已簽訂了150萬噸出口合同。Kingsman報告談到,四季度印度原糖出口價格低于市場預計的13.50美分/磅。總而言之,印度估產持續下調的同時,推遲開榨和加速出口降低了國際和本國的短期供應壓力。
泰國是還有一個正在影響榨季供應的主變量,首家糖廠已于1日開榨。本年度由于受到干旱天氣因素影響,泰國有可能減產,上榨季榨蔗量為1.31億噸,機構對于本榨季榨蔗量的預估zui低有1億噸,普遍預估為1.1億—1.2億噸之間。泰國是全球第二大食糖出口國,現貨市場上的大量交易完全是受到泰國產量高小的帶動。本年度截至10月底,泰國出口原糖同比降低了約30萬噸,出口精煉糖同比降低了約49萬噸,已明顯強于8月底的情況。總而言之,泰國減產的具體情況牽動著現貨貿易商的神經。
墨西哥和美國本榨季也預估減產, 11月北美極寒天氣因素影響了美國甜菜收割,導致美國農業部將本國估產削減了50萬噸,美國因此提升了8.3460萬噸墨西哥精煉糖配額。墨西哥也預期減產,官方預估減產10%至578萬噸,這些將共同導致墨西哥沒有多余的精煉糖出口國際市場,上榨季有13.3萬噸流向了國際市場。歐洲方面,上榨季歐盟凈進口食糖28萬噸,本榨季食糖產量持續回落,機構預估其凈進口量將略擴大。
11月底國際糖業組織ISO將2018/2019榨季全球食糖供應缺口預估從此前的476萬噸上調到了612萬噸。不難看出,國際食糖基本面zui近在發生好轉,食糖市場正在發生著一些改變。期貨市場上,倫敦白糖合約間的遠月升水出現明顯回落,紐約原糖市場結構也在走平。現貨市場上,12月4日泰國進行了第三輪B配額招標,3—5月船期的中標價格比10月9日舉行的第二輪招標高了28點。同時,泰國、巴西原糖出口升水zui近也在上升。這些現貨市場表現反映出,國際現貨貿易流正在改善。
因此,從全球食糖基本面、期現貨市場表現來看,低位震蕩了1年多的國際糖市正迎來重要轉折點,成功向上突破11—13美分振蕩區間已指日可待。雖然市場仍顧忌巴西糖商套保,但zui近雷亞爾大幅貶值導致巴西食糖出口價格已經回到了2017年5月以來的高點,當前在高套保壓力之下,紐約原糖仍然能站穩并小幅上調,正反映出本次價格上攻帶動強勁。因此,zui近在國內白糖交易機會不明顯的情況下,建議投資者可嘗試做多ICE11號原糖期貨。(作者單位:南華期貨)
(文章來源:期貨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