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業內彌漫著一股悲觀的情緒——2019年很差,2020年會不會更差?但理性一想,衛浴行業這些年不一直都是這樣嗎?有企業下降就有企業增長,有人退場就有新力量加入。實際上,相比2018年,2019年衛浴企業過得并不算太差, TOTO和驪住就都從2018年的負增長、零增長轉向正增長。
當然,2019年包含我們要談到的2020年,衛浴行業的確有一些變化:增長方法在發生變化、國產品牌振興勢頭更猛、產業鏈的分工更清晰、離開的和新來的人一樣多……這都符合行業發展的自然規律。
不需要太悲觀。以中國現階段的經濟規模,即便增長速度放緩,市場空間也較大,2020年不會“大家都很難”。
01 增長減速而非“全軍盡沒”
“本年度下降了10%左右,做了近20年衛浴,不知道如何干了。”這是一位銷售老總的原話,他所在的企業年銷售額大概在5個億左右,倘若不是OEM業務的增長,跌幅還能更大一些。
來自法院的信息顯示,2019年最少14家衛浴企業發布破產公告,僅12月就有3家衛浴企業破產。在阿里司法拍賣平臺上,衛浴、潔具相關企業或設備已經排了10多頁,一些企業多次流拍,沒人接盤。
但部分上市衛浴企業經營情況相比2018年都要好。
公布數據顯示,4-9月,外企TOTO和驪住已經由去年同期的零增長或負增長轉為正增長;1-9月份,海鷗增長幅度達16.4%,以部件為主的瑞爾特增長超過12%,惠達也比上年同期要好。
恒潔、箭牌和九牧等頭部企業,本年度也保持了增長勢頭,甚至有超過10%的增長——這實屬不易。而在某些領域中占據優勢的企業,增長幅度尤為驚人。比如以智能衛浴研究開發制造見長的喜爾康智能家居,本年度增長幅度超過80%,本年度也是他們連續第四年增長超過80%;以工程、家裝渠道見長的貝朗,本年度的增長超過了50%。
企業不費力就能維持現狀乃至實現“慣性增長”的時代過去了。更多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面對的是市場萎縮、利潤下降、客戶越來越難找。至于未來,增長依舊是主基調,只是在資本、人才、技術、渠道,都在加速向頭部企業靠攏的形勢下,“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馬太效應會更明顯。
02 國產品牌“揚眉吐氣”
“國貨振興、國潮復興”是2019年市場需求的一個重要標簽。文化娛樂領域,中國詩詞大會、哪吒之魔童降世,引起了全國上下對傳統文化的熱烈討論;消費品領域,百雀羚、李寧、大白兔奶糖等一個個國產老品牌,重新潮了起來,煥發出新的生命力;高端制造領域,高鐵、手機、無人機等中國制造頻繁走上國際舞臺。
2019年于國內衛浴品牌來講,也是揚眉吐氣的一年,無論是高端的工程應用還是普通消費者的選擇,國產品牌都交出了很好的成績。被叫作“新世界七大奇跡”的北京大興機場,九牧是機場公共地區的衛浴供應商,箭牌則是機場旅客航站樓以及換乘中心核心區衛浴全品類的供貨商;同樣被叫作“新世界七大奇跡”的港珠澳大橋,衛浴供貨商就包含惠達等品牌。
恒潔在全國掀起一陣“衛浴新國貨”熱潮——“國潮范設計師沙龍”和“新國貨科技展”兩場大型活動,覆蓋杭州、西安和北京等多個城市,九月份也是作為中國家居品牌登上紐約國際時裝周,展現中國的品牌的魅力。市場需求的反應比較直觀。2019年雙11,衛浴全品類交易指數TOP的榜單中,國內外品牌平分秋色,各占一半,箭牌和九牧坐穩一號位和二號位;智能一體機中的TOP10中,國內品牌占了八個(包含電子商務品牌),前五名被九牧、恒潔、TOTO、箭牌和惠達占據。在線下,各個賣場發布的月度或季度銷售量榜中,國內衛浴品牌同樣出類拔萃。國貨振興,消費者不再固執地認為歐美的產品,包含日韓的產品,就一定好于國產的產品。這一次,國內衛浴品牌打動消費者靠的不再是價格,而是實實在在的品質硬實力和創新科技,還有審美的提升。
03 從彎道超車到變道出發
市場需求一日千變,新事物、新趨勢、新風口總是持續出現,只看近年,就先后出現了消費升級、新零售,乃至新消費等很多新詞。衛浴行業,這幾年智能、定制、整裝、安裝式等同樣是熱度不減。各個企業都在預判,追風口,押寶新賽道。
頭部企業對于未來的布局開始出現不同。除了都押寶智能衛浴外,九牧開始往智能化空間方向發展,并延伸到廚、陽、衛空間;惠達看好安裝式的發展趨勢,加上和碧桂園在房地產開發上有合作的經驗,開始布局整裝戰略,總體浴室項目投產,惠達住工成立。
箭牌則開始在往定制方向發力,并第一家嘗試衛浴新零售。恒潔現階段的重心在智能衛浴。東鵬整裝衛浴同樣押寶整裝,并且提出“三年要做到整裝衛浴領域的頭一品牌”。除了頭部企業,細分領域中的企業或者不同產區的企業也在調整未來的方向。
以休閑衛浴發家的英皇衛浴,聯合美的置業成立合資公司,進入安裝式領域。曾經一度寄望多樣化發展的淋浴房,又回到了聚焦淋浴房的軌道。潮州的衛浴企業,除了部分在堅守做渠道、做品牌外,更多的是專注OEM、專注出口,但都過得不錯,每個企業都找到了自己的活法。
為了保持增長,衛浴企業過去的做法是尋找一個“彎道”,實現彎道超車。但面對未來的市場態勢,無論是大企業還是小企業,都開始為自己設定了不同樣的跑道,變道重新出發,甚至多開幾條跑道,期待在每條跑道上都跑出成績。誰會押對明天的風口?還是都能押對風口?現階段不得而知。但因而可見的是,他們都看好中國衛浴市場的明天,正在持續自我革命,保住自己在行業中的領先位置。
04 新來的和離開的一樣多
值得一說的還有人力資源。人員變化大,是本年度衛浴行業的還有一個標簽,特別是年末這一段時期。《陶城報》12月4日有一期關于“陶瓷行業的失業潮”的內容,里面談到的幾個現象,是現階段陶瓷衛浴行業從業人員的一個真實寫照。
“這次的下崗就業可能跟幾年前不同。5年前,辭職報告一交,一轉身就馬上去了另外一家企業。這次下崗很恐怖!這次下崗可能就上不了崗了。”
“前些年,職業經理人離開后都會自己搞個展廳做個牌子,但這兩年也不行了!有人轉去門窗行業的,有去大家居行業的,有人回到老家的山里做農業,養魚、養豬……”
寧可養豬也不搬磚!陶瓷行業失業潮如何破?
人員變化是常態,但本年度有點不同。不少離開的人都是在一個企業工作了十年甚至更長的人,寫這篇文章的時候,一位在某衛浴企業工作超過15年的銷售高管正在朋友圈貼出了他的離職公告。10月-11月,短短兩個月就有多個企業的高管發生變化。包含惠達衛浴、東鵬整裝衛浴、九牧等企業的一些高管……而業務部、市場部、生產線的人員變化也是頻繁。
個人和公司,真正成為了利益共同體甚至是命運共同體,要么和企業共同堅守、成長,要么尋找很好的職業路徑。無論是哪種選擇,職業經理人還是普通員工,都要注意所具有的技能,是否符合市場發展需要。2019年衛浴行業雖然過得不易,但總體還不算太差。2020年會好嗎?安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高善文,最近在一次演講中說:這一輪經濟減速尚無完成,未來可以穩定增長的水平,不會超過5%,甚至要面臨保四增五。他給出的策略是——接受經濟減速,未來主旋律是“經濟轉型”。那該如何轉型?可以從五個“一點”來著力:
品質再認真一點
“萬物互聯”語境下,消費者的選擇越來越多樣,采購渠道也越來越廣,但品質永遠是第一位。特別是各種新興渠道和媒介的發生,這一屆消費者對堅持一流管理,生產一流產品有非相同般的判斷能力。未來,低質低價沒有出路,高端化、品質化是務必選擇的道路。
倘若非常是滿分,根據過去的經驗,僅需要將一個馬桶做到八分,在市場上就已經可以贏得贊揚,受消費者青睞;但未來這種現象將消失殆盡,即便將產品做到了九分,消費者依舊會挑刺。否定你的,可能不是產品的功能、價格,而是一個不起眼的細節。只有將產品持續臻至完美,達到非常,超過期待,才能真正打動消費者。
蘋果的產品策略,給世界的企業都上了一課。喬布斯推出iPhone,就黑白兩款手機打天下——選擇不在于款式多,但品質和體驗做到更好,就能引領風潮。我們很多企業卻走上了一條反方向的道路——過去十幾年衛浴產品的款式不斷增加,甚至顏色也不斷增加,一個月就能“研究開發”出十幾款馬桶,卻沒有一款能成為爆品。本該作為打磨品質、研究客戶使用的精力,都花在了研究產品的款式、顏色,甚至邊緣的功能上。在消費升級的背景下,能征服市場、能打動人心的,只有品質。
自主開發創新再多一點
中國企業的發展,很多走的“跟隨策略”,即外國企業在前面創新,中國企業引進、消化、吸收,也就是俗稱的“模仿套利”。衛浴的一些品類也是這樣,比如智能馬桶,前些年我們在向日本學習;近年大熱的安裝式衛浴,也是日本首先發明應用的。
但中國的市場太大,發展太快,我們在衛浴中的很多領域已經趕上甚至超過國外企業,“模仿套利”已經不能滿足中國的消費需求。未來向誰學?學什么?我們需要從“模仿套利”走向獨立的自主開發創新。正如華為任正非說“華為已經進入了無人區”一樣。中國衛浴也進入了或者即將進入“無人區”,無人領航,甚至無人跟隨,需要自主開發創新,靠創新贏取市場。
站在國內市場的角度,中國的市場需求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市場,960萬平方公里上的不同地區、不同階層、不同年齡的消費者,對產品的需求低迷異非常大,能滿足到的消費需求只是冰山海面上的一部分,海面以下的冰山還較大,還滿足不了。如何通過功能創新、科技創新、審美創新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站在世界視野,華為、大疆無人機等中國的品牌靠科技創新走向國際舞臺,取得了世界消費者認可。中國衛浴產品的銷售網絡同樣遍布世界,但現階段并沒打入國際高端市場。如何邁入創新的深水區,從跟隨走向引領,以技術引領世界衛浴發展?
離消費者再近一點
過去企業都希望把一款產品賣給14億消費者,目前人分代了、分群了,一款產品很難走遍天下了,需要研究不同消費者的需求,要對目標消費者進行準確的畫像。
阿里巴巴本年度對消費者進行了“八大分類”:小鎮青年、Z時代、精巧媽媽、新銳白領、資深中產、都市藍領、都市銀發、小鎮中老年……對八大人群的研究不應止于電子商務,也值得所有衛浴企業去研究和關注,推出適合不同群體的產品。
另外,渠道的深度變革,特別是互聯網、電子商務的沖擊,更多的碎片化渠道開始出現。消費者接觸、了解產品和品牌的途徑發生了較大變化。特別是對于90后,00后,過去的營銷方法和品牌傳達路徑,可能無論用了。新的玩法、新的花樣都要企業去嘗試。比如直播帶貨的打法、短視頻的玩法、粉絲群……通過新的玩法,拉近與消費者的距離。“感覺市場越來越難,可能是因為理解還不足透徹。”未來衛浴企業做的是青年人的生意,現階段如何理解他們的的口味、習慣,讓品牌和產品可以迅速觸達消費者,非常重要。箭牌、惠達,先后在抖音上發起了“抖音挑戰賽”;2019年雙11,東鵬整裝衛浴營銷總經理姚峰親自上陣做直播……一些企業已經在嘗試。
對經銷商更好一點
成功的品牌都應當感謝經銷商。是千百經銷商托起了企業的品牌,攻下市場,打下江山;也是廣大經銷商,夜里卸貨,白天送貨,一分錢不少的把貨拉回來,賣出去......日日夜夜多年堅持,才有了品牌的根基、知名度、市場占有率。
市場變化,經銷商正在迭代。退出、交班二代、思維僵化、找不到方法、跟不上步伐的都有。作為廠家,對于這幫一起“扛過槍”的兄弟,不能看著他們被淘汰,不能再用過去的“定任務、壓貨、返點”粗暴管理,要從“管理經銷商”的老思維轉向“服務經銷商”,帶著經銷商向上走。這里,幫恒潔做一下廣告。因為工作的原因,廚衛頭條接觸過恒潔的一些經銷商,天津、西安、運城、武漢、杭州、無錫、深圳等,每個地方都在增長,都做到了當地的前幾名甚至第一名。每個經銷商談到自己的增長都會提到一點——廠家的支持和幫扶。支持不單是產品、政策上的支持,也是信心、方法上的幫扶。經銷商和廠家不單是利益的共同體,也應當是理想的共同體,理應彼此思想一致,步伐一致,互相支持。
世界化思路闊一點
中國衛浴產業的制造規模和企業數量都是世界很出彩的,產品也賣遍了世界。但中國尚無形成國際競爭力的衛浴品牌,絕多數企業的產品和服務仍然處于國內競爭的階段。
雖然中國市場充足大,從銷售額的角度看,取得了中國市場也等于取得了世界市場,但中國衛浴總有一天是要品牌出海的。TOTO、唯寶、高儀、漢斯格雅、科勒,每個知名的品牌,除了征服本土市場外,都在世界市場中占據了大量份額。
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前陣子在哈佛新車的發布會上說:21世紀一定是品牌戰略的世界化,一個品牌在一個地區再強大,價值也是有限的,世界化的品牌才是有價值的品牌。從這個角度看,中國衛浴“世界廠家”的增長模式未來還能受到較大的挑戰。當然,就現階段要求中國衛浴以品牌的名義去征戰歐洲市場、美國市場、日韓市場,客觀上存在較大困難。但即將到來的2020,或者下一個十年,中國衛浴企業必須有這樣的思路,逐步布局。
對于很多國外市場還是空白的衛浴企業來講,世界市場就是下一個陣地。另外,除了歐美發達國家,中國 “一帶一路”倡議已經覆蓋了東盟、中亞、西亞、南亞和中東歐的65個國家和地區,釋放出極大的市場空間。中國衛浴的世界化思路可以再闊一些——從落后地區到發達地區,從產品世界化到品牌世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