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硬件是以平臺性底層軟硬件為基礎,以智能傳感互聯、人機交互、新一代顯示及互聯網大數據處理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為特征,以新設計、新一代材料、新工藝硬件為載體的新一代智能需求端產品及服務。隨著技術升級、關聯基礎設施完善和應用服務市場的持續成熟,智能硬件的產品形態從智能手機延伸到智能可穿戴、智能家居、智能車載、智能無人系統等,成為信息技術與傳統產業融合的交匯點。
智能安全防護產品便是智能硬件融合新技術中常見的代表,以智能攝像機為例,近兩年隨著智能制造技術的升級及其信息技術的普及,各種各樣的智能攝像機產品如同潮水一般涌到客戶面前。國內各大互聯網公司、AI初創企業、ICT企業紛紛布局智能安全防護領域,并推出以本身業務為依托的智能安全防護產品。
互聯網+技術
以互聯網+帶來的移動互聯網連接技術,使攝像機硬件擁有連接的能力,實現互聯網服務的加載,形成“云+端”的典型架構,擁有了互聯網大數據等附加價值。同時,經過應用連接智能攝像機操作更加簡單,開發更加便捷,同時隨著各式應用司空見慣,亦是互聯網企業得到客戶的重要入口。
比如當年百度推出的“小度i耳目”云高清無線網絡攝像機,基于百度云向公眾提供安全、實時的音視頻監控服務。經過i耳目服務,對家庭、小孩、寵物和辦公室進行實時音視頻監控。另外,互聯網公司360、小米也紛紛已經進軍智能家居領域,IT互聯網企業依靠互聯網平臺進駐民用安全防護市場,占據移動端的入口是互聯網涉足安全防護圈主要目的。
近些年,阿里推出“城市大腦”項目,小米AIOT戰略,包含騰訊、京東、百度等互聯網巨頭都加足馬力,進入安全防護領域,可以說,以視頻監控攝像頭為代表的安全防護IOT設備,是互聯網廠商掌握線下數據的把手,經過各大平臺相連接,做各種數據增值分析,繼而實現進入C端市場、撬動需求端客戶、摸索IoT布局。
AI技術
新時期,AI技術又帶來新的融合發展,實現智能攝像機在科技創新與領域應用的跨越式發展,現階段來看,主要劃分為語音和圖像兩個方向。2016年語音在智能硬件上的搭載已經開始普及,而進入2017年電腦視覺技術在各種智能硬件上的搭載也開始加快,一個顯著的跡象就是2017年以商湯科技何和曠視科技為代表的電腦視覺創業公司的估值開始迅速攀升。其中尤以安全防護領域智能硬件產品越來越受到行業重視。
比如在對智能視覺分析需求比較迫切的行業譬如公安、司法、交通、樓宇、園區等行業,針對各個領域客戶的不同需求,智能攝像機經過對海量視頻和圖像檢索分析的處理功能,實現及早預防和提示等。現階段基于智能前端攝像機的應用環境隨處可見,卡口、門禁等產品都將在AI賦能下實現智能化。比如在機器人、無人機、安全防護、汽車自動駕駛、交通、可穿戴設備、AR/VR頭盔或眼鏡等多種應用范圍。
5G將成下一個爆發點
5G對于視頻監控數據傳輸的效率提高,就如同高鐵對于交通運輸的效率提高,將帶動質的飛躍,視頻圖像的畫面效果將越來越精細,智可以處理的作用將越來準確。將帶動整個視頻監控行業的升級,讓超高清安全防護監控真正走進應用行業中,同時AI技術也將更快的落地應用行業。
隨著5g技術的到來,智能硬件產品將持續繁榮,有相關數據表明,智能硬件在新的通信技術支撐下,未來20年將實現100提升長,智能硬件正在引起數百倍于云計算的全新市場空間。相比云計算的集中化、標準化、通用性的特點,智能硬件擁有分布式、個性化、易定制等顯著優勢,在智能駕駛、智能硬件、智能家居、智能安全防護等行業的應用越來越廣。
其中安全防護應用環境的持續拓展,不僅是安全防護行業中視頻監控、智能樓宇及智能出入口操作系統,甚至于實體防護產品,在AI賦能的時代,多數領域前端智能化進程將帶來安全防護硬件產品的繁榮與應用環境新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