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27日,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在京主辦石化化工行業“十四五”規劃研究報告征求意見會。
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院長李君發介紹說,受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委托,今年以來,規劃院開展了大量的規劃前期研究工作。通過對國內重點行業和企業問卷調研,規劃院對相關子行業進行了專題研究,完成了研究報告初稿,在吸納各方面意見的基礎上,形成研究報告征求意見稿。
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黨委副書記白頤與各專題負責人對規劃研究報告及專題進行了講解。主要包括1個主報告??《“十四五”我國石化和化工行業高質量發展思路及內涵》,以及10個專題報告??《“十四五”我國煉油行業高質量發展路徑研究》《乙烯行業“十四五”高質量發展策略研究》《打造芳烴全產業鏈的競爭高地》《現代煤化工“十四五”發展之路》《化肥行業“十四五”提質增效規劃研究》《農藥行業可持續發展路徑》《“十四五”氯堿化工轉型升級發展途徑》《專用化學品“十四五”升級發展探究》《化工新材料專題研究》及《化工新材料規范化建設與發展》。
研究報告總結了行業“十三五”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突出問題,提出“十四五”發展戰略和總體思路。“十四五”期間,我國石化化工行業將繼續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逐步解決行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以去產能、補短板為核心,以調結構、促升級為主線,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行業發展由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變。按照“優化整合傳統化工、強化提升石油化工、升級推進新型煤化工、發展完善化工新材料”的發展思路,通過去產能、補短板,推進企業優勝劣汰;通過優化原料結構,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國際競爭力;通過調整產品結構,提高化工產品的高端化和綠色化比率,滿足消費結構不斷升級和環境保護日益嚴格的需要;通過優化產業布局,促進行業貼近資源、靠近市場,向一體化、集群化、基地化模式發展。
研究報告預測了“十四五”行業相關預期性目標。預計2019~2025年,石化化工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年均增速在5%~5.5%,到2025年達15萬~16萬億元。在主要產業規模方面,預計到2025年主要產品年產能為:煉油9.3億噸、乙烯5000萬噸、PX4300萬噸、合成氨6600萬噸、磷肥(折純)2000萬噸、PVC 2700萬噸、煤制烯烴950萬~1050萬噸、煤制乙二醇1000萬噸、各類化工新材料約4500萬噸。
研究報告提出了“十四五”行業重點任務:一是去產能、補短板,提升供給質量;二是調結構、促升級,提高產品和企業質量;三是培育新動能,提升產業發展潛力;四是安全綠色促進產業可持續發展;五是“一帶一路”促進行業開放發展。圍繞重點任務,研究報告進一步提出了穩妥推進石化原料多元化發展、提升煤基清潔能源保障能力、推進化工新材料補短板、推進傳統化工技術路線升級和產品結構優化、推進優化整合提高化工企業質量、優化園區布局提升園區質量、強化技術創新開發高新技術、嚴格危化品安全管理等重點工程。
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黨委書記顧宗勤等分別主持了分組討論會。來自政府部門、園區、企業的代表積極發言,提出意見和建議。經分類匯總,收到200多條有效意見建議。
國家發改委、工信部、國家能源局、部分省份發改委和經(工)信部門、行業協會、咨詢機構、化工園區、石化和化工企業等代表500余人參會。
【免責聲明】天賜網對以上發布之所有信息,力爭可靠、準確及全面,但不對其精確性及完整性做出保證,僅供參考。您于此接受并承認信賴任何信息所生之風險應自行承擔,天賜網不承擔任何責任。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