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比較多負面的東西。環境污染、空氣污染、土壤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都是我國乃至世界都面臨的問題。在這些污染當中,固體廢棄物污染與環保和社會發展的矛盾日漸顯著。隨著國家對固廢處理技術的關注,大量的資金投入到固體廢棄物的處理技術研發中。據相關報告顯示,我國近年以15%的增長速度擴大對該行業的發展力度。但是垃圾還是在增加,人與資源的矛盾越發激烈。務必持續強化固廢處理技術的研究投資,導致這一問題可以得到及時的控制,保障可可持續發展是每個人責無旁貸的責任。
1 我國固廢處理技術的發展現狀
目前我國固廢處理的方法還是比較傳統,傳統意義上的處理方法很極易造成二次污染,影響生態和人類的健康。
1.1 填埋
填埋的方法低成本、方便易行、適應性很強一般處理較大量的時候會用這個方法。一些經濟相對滯后土地資源充裕的區域使用的就是填埋法。但是這個方法的缺點是導致地下水資源的污染,同時占據了比較多的土地空間。填埋法的應用是比較廣泛的,但是后來調查結果證明,大量的有害物質和有機物被填埋,導致收集處理的技術負荷和難度較大。投資高,填埋的實際操作又很復雜,管理不合理的話還能導致排放的污水不符合標準,繼而造成更嚴重的污染。近年來比較多的聲音再說填埋的種種不當的地方,這表明人們對環境的保護意識愈強化烈。
1.2 有機肥
有機肥法處理廢物,主要是針對生活垃圾和農牧垃圾。主要流程是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將固體廢物中的有機物分解轉化成有機物。有機肥技術的低成本廉,操控方便,上手快。,重要的是能實現資源的再利用。分解出來的產物能作為改善土壤的原料。但是這一技術也有一定的問題,占地大、周期長、效率低等問題,關鍵在于這個流程中存在滲透液污染土壤的問題。目前這種方法已逐漸被淘汰。
1.3 焚燒
焚燒可以降低85%以上的固廢,焚燒的亮點很明顯,節省土地空間、將有害的物質轉化成無毒的物質、消滅病原體、有顯著的減量化的作用。比較多城市采用焚燒解決固廢問題。但是焚燒帶來的弊端亦是zui大的。在焚燒的流程中會形成硫氧化物、氫氧化物等空氣污染物,而且焚燒的灰中包含鉛等重金屬。現代的焚燒爐雖然有凈化裝置,但是僅僅只能凈化一些表層的空氣,致癌物依舊還是已知的。目前別說城市,就連比較多人口稀疏的農村也不準自由焚燒了。
2 我國固廢處理技術的發展趨勢
2.1 降低固廢總量
我國固廢處理技術處于發展時期,主要在于我國對垃圾處理的技術發展起步比較晚。世界發展的速度日新月異,固態廢物的形成速度日漸加快。根據國家污染資源普查的數據結果證明,全國垃圾填埋總量為1.53億噸,是全國垃圾處理量的90.5%,無害的掩埋場已填埋量3.75億立方米,占總涉及容量的20.9%。固廢總量持續增加,可是我們可以解決的方法卻不夠好。強化研究力度,處理固廢,降低固廢總量是保護環境的前提
2.2 降低乃至排除污染物
處理垃圾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環境污染問題,但是如果為了處理垃圾而對環境造成了損壞,這樣是沒有任何意義的。例如氫氧化物、重金屬等問題。事實上并沒有解決任何問題,相反的是,二次污染對環境導致的傷害是更嚴重的。所以,解決各類技術下形成的二次污染是我們務必要面對的問題。
2.3 回收再利用技術
資源的循環利用是發展的目標,可可持續發展是人類一直在追求的,所以人類的發展歸根結底是資源的再利用,將垃圾進行再利用才是真正的可可持續發展。既實現了經濟效益又緩解了環境的壓力。
2.4 多元化處理技術
固體廢棄物的處理是一個復雜的流程,各類各樣的垃圾在一塊,成分復雜又難以差別,這亦是為什么一直找不到一個完美的解決方案的原因。將固廢品進行有針對性的處理,實現資源利用zui大化的背后勢必需要一個重要的技術保障。
3 我國固廢處理技術未來發展展望
固廢處理問題是世界性的問題,固廢產業生態系統的構建才是解決固廢zui有效的方法。但是,怎么構建固廢產業生態系統?目前,我國固廢垃圾特別是生活垃圾還處于零基礎階段,雖然政府實施比較多措施鼓勵人們保護環境,但是似乎效果并不是特別明顯。現狀是人們將不同的垃圾統一丟棄,而后垃圾場只進行了粗糙的分類就將這些垃圾進行焚燒或填埋。這樣自然是沒有辦法很很好的處理垃圾。將垃圾分類、運送、資源化處理、資源化利用等環節,每一個環節都是很重要的。
想要解決固廢問題,核心是資源利用問題。所以,zui先應當考慮的是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利用“資源-產品-應用-報廢-資源”這樣切實有效的循環經濟模式,將資源進行zui大程度的利用,實現可可持續發展。
4 結語
目前的固體廢棄物的處理已經得到廣泛的關注,但是,我國的固廢處理依舊處于發展初期。與國外的發展技術相比還是有比較多的不夠,但是這正說明中國還需要不斷全力發展。政府及相關科研人員應當可持續發展創新技術、培養技術人才,建立可可持續發展的固廢處理技術體系,保護環境,綠色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