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由上期所與廣發期貨合辦的2019年第四期風險管理研討班暨廣東有色金屬產業峰會在廣東佛山舉行。與會嘉賓表示,雖然經濟預期略有好轉,但國內商品市場情緒還需要時間恢復,有色金屬大幅上揚概率不大。
敦和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徐小慶在會上表示,全局來看,目前宏觀環境尚不支持商品牛市的回歸。雖然美聯儲正式宣布重啟擴表,但是沒有中國提振政策配合,QE對商品提振有限。他認為,房地產開工和施工數據開始緩慢下降,竣工數據滯后回升,房地產進入竣工高峰期,這在商品市場的證明就是本年度商品走勢出現分化,下半年螺紋鋼開始弱于玻璃和銅,有色表現強于黑色。
單從銅來看,寧波凱通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武闖輝在會上說明,前幾年銅價的下行導致銅礦投資明顯放慢,資本開支自2013年開始日趨下降。由于銅礦的投資周期較長,從資本開支到產能釋放普遍要4—5年的時間。從2018年開始,新增銅礦項目明顯降低,2019年隨著銅價走低,礦山盈利情況大大低于前兩輪增產,世界銅精礦增長緩慢。“供應持續偏緊,為價格提供了有力支撐,然而,由于下游消費疲弱,銅價反彈空間不大。”他預期,未來銅市將以振蕩下滑為主,價格調整率有所降低。
武闖輝表示,銅的定價邏輯取決于“宏觀定方向,微觀定節奏和幅度”,宏觀經濟走勢是決定銅價的核心因素。現階段世界經濟增長放慢,美國單邊主義、英國脫歐、地緣政治等問題,都為世界經濟增長蒙上陰影,大背景下銅市缺少樂觀的根據。
產業方面,他認為,銅精礦供應偏緊且干擾率有回升可能,廢銅進口政策的不確定及世界低庫存為銅價提供了有力支撐。預期供需將維持緊平衡,價格調整區間收窄,難有趨勢性行情。他建議,在操作策略上靈活運用期權組合,如賣出跨式期權,逢高賣虛值看漲或買看跌期權,逢低賣虛值看跌或買看漲期權,或者與其他高調整性品種對沖組合,如鋅、黃金、原油等。
對于鉛、鋅品種,北京安泰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咨詢研究中心鉛鋅部副總經理夏叢表示,2012年之后,我國鉛鋅產量進入了徘徊期,國內市場在世界的“火車頭”帶動作用已經削弱,目前產業處于結構調整、動力轉換的時期。
“原料結構方面,不論是鉛還是鋅,再生的占比都在提升。”夏叢認為,可能未來5—10年,精礦的供需可能出現根本性的變化,產業集中度會持續提升。需求端方面,目前消費集中于蓄電池和鍍鋅,而且占比持續提升,消費的地區結構、產品結構都將面臨一些新的變化。
“鋅不乏新的消費增長點,但產生規模化帶動還需時間,目前價格進入合理區間調整。同時,世界精鉛產量增長速度趨穩,但結構有所變化,鉛消費進入平臺期,供應過剩將成為常態。”夏叢表示,長期來看,鋅價新趨勢仍將由供應側決定。供應寬松預期導致基本面支撐日趨削弱,鋅價下行比較明確。市場進入新的供需周期,成本抬升、產業結構的調整會對價格的過度下滑產生一種緩沖,轉為低位調整。
他認為,對于鉛來講,現階段環保行動影響邊際趨于弱化,精鉛消費疲弱對鉛價抑制不減,供應端更多是鉛價下降帶來的被動收縮,尤其是高成本冶煉廠勢必難以承受長期虧損的局面,因而導致精鉛產量的調整調整,小幅過剩成為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