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ui近,在第十七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上,相關部門發布了中國農業品牌目錄300個具備代表性的特色農產品地區公用品牌以及100個農產品地區公用品牌價值評價榜單和影響力指數評價榜單。在同期舉行的中國農業品牌建設高峰論壇上,帶動農業品牌建設成為研討的重點。
不論是城市商超還是農村集市,很多消費者都感受到,目前農業市場主體日益多元化,市場體系和流通設施持續完善,產地與銷地的聯系越來越緊密?梢哉f,“地不分南北、時不分四季”,老百姓想吃啥就有啥。業內認為,農產品供應數量問題基本解決后,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問題突顯了出來。消費者不單要吃飽吃好,還要吃得安全營養健康,對優秀綠色品牌農產品的需求越來越迫切。
酒香也怕巷子深。今年6月,國務院《關于加快鄉村產業崛起的指導意見》提出,實施農業品牌提高行動,建立農業品牌目錄制度。中國農產品市場協會會長張玉香說,“經過建立中國農業品牌目錄制度,賦能農業發展,打造一批叫得響、過得硬、有影響力的中國農業品牌,加快我國由農業大國向農業強國轉變”。
“中國農業品牌正駛入快速健康發展的快車道,成為現代農業發展的亮麗風景!鞭r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表示,近些年來我國大力實施品牌強農戰略,得到了積極成效。截至目前,已初步構建起農業品牌政策體系,建立中國農業品牌目錄制度。累計創建認定綠色有機和地理標識農產品4.3萬個,構成了一批特色地域名片。品牌化帶動了農業生產標準化,農產品品質安全例行監測合格率連續5年保持在96%以上,今年前三季度達到97.3%,更多優秀農產品受到消費者青睞。
不過,我國農業品牌建設仍處于起步階段,還有不少短板。“我們還缺少有全球影響力的知名品牌!表n長賦表示,要堅持品牌引領,優化產業結構。堅持以市場為導向,調整優化農業生產結構和產品結構,帶動品種品質細分,做強做大品牌農產品。做足“特”字文章,大力發展一村一品,支持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因地制宜建設一批特色化品牌,讓品牌成為優秀農產品和地區特色產業的代表性符號。堅持以品牌建設加快農產品品質提高,帶動農業綠色發展,加大質量安全控制力度,加大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產品分揀分級、預冷保鮮、倉儲物流等處理性能。
據簡介,本次入選的300家目錄品牌系首次面向社會公布征集,品牌范圍廣,品類呈多元化,展現出品牌的帶動力力和旺盛的生命力。它的特點是,發達地區品牌建設成果豐碩,搶先占據市場高地;欠發達地區品牌意識覺醒,一些“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優秀品牌首次走出深山,出目前大眾視野。這批農業品牌將成為加快產業興旺、帶動鄉村崛起的重要牽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