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價上星期重挫逾3.6%,不單錄得8月上旬zui低點1456.10美元/盎司,并創下2016年11月11日當周以來的zui大單周跌幅,金價5月到9月初讓人驚艷的漲勢已經熄火。
金屬是礦產資源,具備不可再生性,但其被開發利用報廢后,可以反復回收加工再利用,可以極大的提升資源使用率,降低資源消耗,降低生產成本,降低環境污染,金屬再生資源反復利用具備更大價值。為節省并合理利用資源,應對資源危機問題,我國政府支持和鼓勵金屬再生資源行業發展壯大。
按照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2019-2023年中國金屬再生資源市場可行性研究報告》顯示,金屬再生資源包含廢鋼鐵、廢有色金屬、廢稀有金屬、廢合金等,是可反復利用再生資源的重要組合而成部分。我國廢鋼鐵、廢有色金屬合計回收量在再生資源回收總量中的占比達到65%,2018年二者合計回收量大概在2.1億噸,同比增長13.5%。我國金屬再生資源回收量持續迅速增長,產業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
我國金屬再生資源行業已經產生了回收、拆解、分選、熔煉、加工、利用等完整的產業體系。然而,由于金屬再生資源行業屬于勞動密集型行業,在人口紅利下,我國金屬再生資源行業中小型企業數量多數,加工方法以手工操作為主,機械化、自動化水平低,行業整體呈現小、散、亂的發展格局,抗風險能力弱,盈利水平低,行業整體實力規模很難壯大。
2015年,工信部發布的《鋼鐵產業調整政策》中提出,到2025年,我國煉鋼的廢鋼比要達到30%,要基本建立起廢鋼鐵加工配送體系。2017年以來,我國鋼鐵行業環保政策日益嚴厲、供應側改革持續推動,電爐煉鋼逐漸成為鋼鐵行業發展趨勢,對廢鋼鐵的需求不斷增長。在政策的引導下,我國金屬再生資源行業迎來發展機會。
隨著國家對再生資源產業日益重視,較多大型企業進入金屬再生資源行業布局。在競爭壓力、人口紅利減退以環保政策要求下,大量產能落后、環保不符合標準的小型企業將逐步退出市場;規模大、實力強、機械化水平高的大型企業依靠資金、技術等明顯優勢,市占率將持續提升。總的來看,我國金屬再生資源行業結構正在持續調整調優,將逐步向著規模化方向發展。
新思界行業分析人士表示,我國是人口大國,經濟持續穩定增長,對資源的需求量持續增加,在資源危機問題日益嚴重的環境下,我國政府對資源循環再利用的關注度持續增加,作為不可再生的金屬資源,其反復利用的價值巨大,金屬再生資源行業迎來發展機會。目前,我國金屬再生資源行業集中度低,落后產能占據較大份額,在環保政策、經濟轉型的帶動下,金屬再生資源行業將逐步向著規模化、集約化方向發展,行業集中度將持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