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ui近,小編的朋友們都在討論天氣為何還不冷,新買的毛衣、大衣都沒有機會穿!
而紡織人也在為天氣不冷發愁,畢竟是要靠天“吃飯”的。暖冬將影響冬季服裝的銷售,影響企業的庫存量,因而導致整個紡織市場的流通速度減慢。這種連鎖反應就很顯著的體目前今年的紡織市場。
下游羽絨服面料需求為何縮減?
一家主要經營羽絨服面料的貿易企業老板透露,以前尼絲紡單量可以達到百來萬米,而今年只有十幾萬米的單量。而今年的春亞紡只有上半年有幾萬米訂單,下半年一米也沒有了。
無獨有偶,一家具有兩百來臺織機的尼絲紡坯布廠,該廠負責人告訴小編,今年尼絲紡的出貨量較上年減少一半,目前廠里有45天左右的庫存,單子是陸續有,但出貨量都不大,跟不上生產的速度。
可見今年羽絨服面料需求縮減較大,而當前的天氣仍沒轉涼,在較大程度上影響了羽絨服的銷售量。另一方面,羽絨服庫存持續累加嚴重,不單占用資金,也限制了服裝企業對新款羽絨服的產能,也導致羽絨服面料的需求萎縮。而舊款式的羽絨服對消費者的招攬力不大,加上暖冬氣候,也是讓消費者不愿意采購。
不僅是羽絨面料,膽布也同樣經受了影響。從中國綢都網走訪膽布企業反饋獲得,膽布今年的銷售量不盡人如意,甚至有企業庫存高達上千萬米,價格也較年初下滑一半左右。
為何雙11羽絨服銷售量還能增長186%?
此前,羽絨服面料的銷售量不甚理想。2017年瘋狂的行情過后,留給服裝廠的是堆得像山的服裝庫存,對于羽絨服品牌的企業沖擊較大。服裝店羽絨服賣不出銷售量,就無法再購進服裝,服裝廠的庫存越積越多,自然對下游的羽絨面料需求萎縮。如此一個環環相扣的供應鏈,任何一個環節出問題,都將影響整個產業。
雙11的服裝銷售量統計數據未出,但就有數據表示,蘇寧著重發力的快消和百貨方面,0點剛過20分鐘,羽絨服銷售量同比增長186%。截止雙11凌晨1點,廣東、浙江、江蘇的消費者天貓下單金額位列中國各省前三,2019天貓雙11成交額過億的品牌達到84個,包括優衣庫、波司登等。
“雙11”其實就是電子商務節,亦是服裝廠清庫存的好機遇,所以羽絨服的折扣力度較大。雖然天氣不冷,但是,由于折扣大,很多消費者存在囤貨心理,所以多少都會采購一兩件以備不時之需,這就解釋了雙11羽絨服銷售量仍大增的原因。
雙11后能否推動明年春夏季訂單?
“雙11”過后,本身亦是開始春夏季訂單的時間節點。根據以前,過完年即2月,服裝店就可推出春季服裝。從目前起僅剩3個月左右的生產周期,而且面料的生產要趕在春節前完成,那么這時正是抓緊下單的好機遇。
通過雙11的一波羽絨服搶購,服裝企業的庫存在某種程度上得以緩和,企業可能會獲得生產明年春夏季新訂單的動力。處理掉的部分庫存,服裝企業手里資金回籠,也有了更多的資金用于啟動明年訂單。另外,天氣方面也同樣對明年訂單有一定的主推作用,暖冬可能會增加春季時間,消費者對春季服裝的需求亦可能增加,明年的春夏季訂單的需求有望增加。
總的來說,小編認為“雙11”后,明年春夏訂單啟動,單量陸續上升的可能性較大,將能迎來一波訂單潮。但不單僅取決于雙11的銷售量,還需要關注消費者的需求量,和明年紡織大環境。以上為小編個人見解,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