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爾COSMOPIat和浪潮云In-Cloud這兩個“山東籍”雙跨平臺,出目前2019年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這個含金量很高的榜單上,是否可以解答困擾山東已久的一個問題:錯過了互聯網風口的山東,在產業互聯網時代能否出一個像阿里巴巴或者華為這樣的超級平臺?
政策紅利 助力平臺企業崛起
2017年5月,濟南市黨政考察團赴杭州、合肥、鄭州考察時,曾關注過阿里巴巴此類平臺型企業的成長路徑。阿里巴巴發展的關鍵節點,和浙江省兩份紅頭文件密不可分,一個是推動浙江電子商務發展的,一個是推動浙江企業上云的。來自政府方面的政策紅利,導致阿里巴巴在電商時代和數字化時代快速崛起,同時賦能浙江廣大中小企業,無論是平臺自身還是浙江中小企業,在這一輪時機中都得到了發展的加快度。
這種堆疊效應也出目前廣東。騰訊作為“數字廣東”運營商,推動廣東政務服務成為全國家標準桿,也為騰訊轉戰產業互聯網提供了厲兵秣馬的戰場。
來自海爾和浪潮的信息顯示,這兩家企業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正努力打造“山東樣本”。浪潮云工業互聯網總經理趙文慧告訴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山東承載了中國第一個以新舊動力轉化為主題的區域性國家發展戰略,在全國各省中擁有工業門類和產業鏈zui為齊全。山東工業底子強大,問題也zui典型,把山東的問題解決好了,到全國“雙跨”時就容易得多。
目前這兩家企業,一個正從傳統家電企業轉向IOT生態,一個從賣硬件的ICT(信息和通信技術)企業轉型為云+數的新一代互聯網企業。作為山東的“內生動力”,在區域經濟發展的關鍵節點上,怎么利用好海爾和浪潮這兩大平臺,如同當年浙江用好阿里、廣東用好騰訊一樣?
動力轉換升級改良 傳統產業實現重生
記者看到,目前海爾COSMOPlat和浪潮云In-Cloud這兩大工業互聯網平臺在山東做的典型樣板,均涉及山東zui有代表性的傳統優勢產業,而且改造的都是當地龍頭企業,因為把這些龍頭企業轉型升級做好了,就會立竿見影,快速復制,推動當地整個行業轉型步伐。
海爾COSMOPlat對淄博建陶企業進行的改造,摸索的是一個產能過剩而且嚴重污染的傳統產業怎么重生的路徑。這種摸索是在2017年在史上zui嚴環保風暴下,淄博建陶產能70%被砍掉的背景下進行的。2018年8月,淄博市與海爾簽訂協議,由海爾負責運營淄博建陶產業示范園區,這是山東省第一批新舊動力轉換項目。目前,這個總投資100億元的示范基地已建起中國建陶行業第一個“燈塔廠家”。
煙臺是山東新舊動力轉換的核心區之一,本年度8月16日,海爾COSMOPlat與煙臺春雪食品、玲瓏輪胎、康泰實業、魯宇重工、華拓石材、大豐軸瓦等6家煙臺當地企業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地方經濟轉型壓力下對新動力有多渴望?沒有一座城市能承擔產業鏈老化的代價。當天,一路陪同海爾集團總裁周云杰的,是煙臺市委副書記、市長陳飛。煙臺每個區縣分管領導帶著上百家企業觀摩海爾COSMOPlat移動體驗中心,并積極給海爾推薦企業進行改造。
相同天,海爾在世界的第13個互聯廠家在萊陽投產,也讓煙臺企業看到一個活生生的工業互聯網樣本。
機床產業 建起“淘寶”平臺
在魯西南,浪潮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對滕州機床產業的改造,走的是另一條路子。
滕州鉆銑床產量占據全國總產量的80%,這些機床在世界都有銷售,還賣到歐洲,導致制造廠商后期保養成本偏高。滕州產機床不少是低端機床,智能化程度不高。在當地規劃中,到2022年機床產業要成為滕州新舊動力轉換的重要支撐點。
去年,魯南機床、威達重工等多家滕州機床龍頭企業與浪潮簽署協議,以浪潮云In-Cloud工業互聯網平臺為基礎,圍繞機床設計、生產、銷售和后服務建立了滕州機床云平臺。這個平臺鏈接上研華、斯木信息等服務商,同時聚合了金融、物流等資源。機床企業的設備先聯網、再上云,通過機床云進行遠程監控、故障預計、能源管理等服務。
工業互聯網這樣為機床“號脈”——每臺機床抖動反映的是機床健康狀態,通過專業設備把這種抖動轉化成數據,通過IOT 傳到云上,經授權后數據采集商采集數據進行解析,形成機床故障診斷模型,給機床“問診”。這個“問診”包含對機床主軸震動分析、設備生產效率、刀具壽命預計等。另外,云端提供的包含加工程序離線仿真、機床車削工藝優化分析等在內的數百種機床行業專用工業App,實現了對生產過程全程監控和機床間的溝通互聯。
機床聯網后,可以采集刀具號、刀具半徑、刀具壽命、主軸及伺服軸負載、主軸溫度、伺服軸電流等數據,導致生產過程中停機換刀游刃有余,zui大程度提升刀具使用年限。機床安上溫度傳感器、震動傳感器后相當于砌上了一道“防火墻”,如果機床運行偏離了標準溫度和振動范圍,在線監控的APP會馬上報警。
讓機床云平臺承載更多APP、工具、模型,讓更多企業用于它,同時又有更多企業調用這些APP、模型、工具,就會漸漸形成一個機床產業的“淘寶”平臺。
服務效率提升兩成 利潤率提升5%
備品備件供應時限平均縮短3天,生產運營效率提升10%以上,物流效率提升15%以上;服務效率提升20%以上,利潤率提升5%以上;通過能源管理制造成本減少5%以上……這些立竿見影的效果導致體地50%以上機床企業主動上云。
2018年12月,滕州又建成中國機床海淘網,以備品備件供需對接為核心,聚集機床企業、配件商、服務商342家,應用服務107項。過去賣一臺機床到北歐,機床維護很困難。目前機床與中國機床海淘網時時在線,一出問題,中國機床海淘網馬上就能發現,依靠工業互聯網馬上診斷,發出指令。
為扶植滕州中小機床企業上云,滕州設立了工業互聯網發展專項基金5000萬元,對機床企業的大數據分析服務費用給予補貼,被這朵“機床云”吸引而來的中安鼎暉、研華、斯木等生態合作伙伴也成為滕州“雙招雙引”大會的座上賓。
在工業互聯網時代,山東能否出一個阿里、華為這樣的大型平臺企業?海爾和浪潮在山東的這些實踐,正可以驗證一個本土超級大平臺對于區域經濟的輻射力,以及它們在這一輪區域經濟競爭中充當引擎,加快領跑的推動力到底有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