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其深受關注的年度《全球石油展望》(WOO)報告中,歐佩克星期二下調了對全球中長期石油需求增速的預計,稱市場態勢嚴峻,全球經濟出現“下行壓力跡象”,能源市場面臨著“挑戰”。
歐佩克表示:“全球經濟已出現承壓跡象,zui少在短期和中期,全球經濟增長前景已被多次下調。”
因而,歐佩克下調了對全球石油需求增速的預期數據,預計到2023年全球石油需求將增長至1.039億桶/日,低于去年預估的1.045億桶/日;預計到2040年石油需求將增長1200萬桶/日至1.106億桶/日,低于去年預計的1.117億桶/日。
歐佩克表示,預期石油需求在未來五年將繼續以“相對健康的速度”增長,預期與2018年相比將增加610萬桶/日。
歐佩克表示,上調中期非歐佩克石油供應增長展望,鑒于其他產油國產量增長,預計到2024年歐佩克石油產量從2019年的3500萬桶/日回落至3280萬桶/日。
印度被認為是未來20年石油需求增速zui快、新增需求zui大的國家。
歐佩克在報告中表示:“在全球范圍內,預期到下一個十年末,增長將從2018年的140萬桶/日降至約50萬桶/日。”
該報告說明了歐佩克秘書處對能源市場的中期和長期分析,及其對全球經濟的預計。
該報告發布之時,比較多能源市場參加者越來越擔心,供應不斷增加和需求低迷的情況,這種現象帶動原油期貨從2014年中到2016年急劇下滑。
自2018年10月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高升至略高于86美元的峰值以來,國際基準價格已下滑近30%。美國西德克薩斯中質油同期下滑近20%。
布倫特原油星期二報每桶62.31美元,而美國WTI報每桶56.65美元。
國際能源署(IEA)的Atkinson表示,歐佩克及其盟友(有時也叫作歐佩克 ),將必須決定在12月初開會時是否必須持續減產。
全球能源結構
數據顯示,石油在2018年占全球能源需求的31%以上,領先于煤炭(27%)和天然氣(23%)。
并且,在未來20年中,預期石油將繼續成為能源結構的zui大貢獻者,占比超過28%。
根據歐佩克的預計,天然氣有望成為第二大能源,到2040年將在一次能源總量中占25%的份額。
歐佩克表示:“天然氣需求的增長將主要來自以中國和印度為首的亞洲國家。”
盡管聯合國的一份報告警示說,在未來的12年中必須削減溫室氣體的排放,以穩定氣候,但全球的碳排去年放卻高升至歷史新高。
(文章來源:環球外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