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年一度賺得盆滿缽滿的國內鋼鐵企業,今年隨著鐵礦石、焦煤焦炭等原料價格高位運行,利潤遇到嚴重侵蝕,總體盈利水平較上年同期回落已達三分之一。
前三季度利潤大幅回落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zui近公開的數據顯示,1~9月份,全國粗鋼產量為7.48億噸,同比增加8.4%;生鐵產量為6.12億噸,同比增加6.3%;鋼材產量(含反復材)為9.09億噸,同比增加10.6%。
但在鋼材價格方面,1~9月,中國鋼材價格指數(CSPI)綜合指數平都是108.58點,同比減少7.17點,下跌幅度為6.2%。其中,長材指數平都是114.61點,同比減少5.0%,板材指數平都是104.81點,同比減少7.5%。
在此情況下,企業效益明顯回落。1~9月份,會員企業銷售收入3.18萬億元,同比增加11.6%;實現利潤總額1466億元,同比減少32%;銷售利潤率4.6%,較上年同期下降3個百分點。
zui近國內鋼鐵行業上市公司陸續發布的三季報也不容樂觀。
專門從事焊接鋼管研發、生產和銷售的玉龍股份,2019年前三季度業績由盈轉虧。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58億元,同比減少78.4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收入-1270.7萬元,上年同期凈收入8682.9萬元。公司表示,期內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減少,主要系本期鋼管業務銷售規模減少所致。
山東鋼鐵2019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529.8億元,同比增加30.66%,但凈收入為4.9億元,同比減少79.76%。公司表示,受原燃料價格大幅上漲及新舊動力轉換資產調整折舊影響,預期下一報告期期末的累計凈收入與上年同期比較有較大幅度減少。
中泰證券研報稱,今年以來,雖然在地產強勢拉動下鋼鐵下游需求表現穩健,然而,由于環保限產放松、置換產能投產等因素導致行業供應端持續增壓,進退之間行業盈利同很大幅度回落。從zui近披露業績上市鋼企來看,前三季度多數公司凈收入同比回落幅度達到40%~75%。
原材料成本
侵蝕鋼企利潤
2018年,國內鋼企曾一度迎來噸鋼盈利上千元的好日子,但如今受原材料成本侵蝕,企業已進入虧損邊緣。
“今年鋼企業績大降,重要原因是供給方面的因素導致的。”歐冶云商分析師曾節勝接受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采訪時指出,一是鋼廠原材料成本增加較多,鐵礦石價格較上年同期高15美元左右,二是鋼廠產量增加過快,1~9月粗鋼產量74782萬噸,同比增加8.4%。供應的增長造成供應壓力明顯,鋼材價格較上年同期下降10%~20%左右。
中鋼協統計數據也表明,今年以來,國產鐵精礦、進口鐵礦石、廢鋼、煉焦煤等主要原料價格普遍反彈,持續高企運行。1~9月份,主要原料采購成本與上年同期比較,進口鐵礦石上升31.7%,國產鐵精礦上升21.5%,廢鋼上升8.8%。
今年以來受巴西淡水河谷礦山潰壩和澳大利亞港口颶風影響,進口鐵礦石價格大幅上漲,由年初的69.03美元/噸反彈到7月份的119.51美元/噸;加上廢鋼、焦煤價格上漲以及環保成本、物流成本增加,鋼鐵企業成本大幅度上升,制造成本增加8%~10%,導致多數企業效益同比減少。
寶城期貨金融研究所所長程小勇也對記者表示,今年鋼鐵行業利潤下降,主要還是成本增加因素所致,今年前三季度鐵礦石、焦炭價格多偏高運行,對鋼企利潤形成侵蝕。下游需求方面,螺紋鋼多用于地產領域,熱軋卷板多用于汽車制造,從市場來看需求不是太差,但也不太好,總體趨于平穩。
黑色系商品開始走勢偏弱
不過,造成鋼企業績回落的成本問題正在緩解。
11月4日,國內期貨市場上黑色系再次延續領跌態勢。截至下午收盤,焦煤主力合約2001跌0.95%,鐵礦石主力合約2001跌1.20%。
今年7月中旬創下近5年新高后,國內鐵礦石期貨價格便呈現震蕩回落之勢。4日收盤,鐵礦石主力合約報615元/噸,比前期816.5元/噸的高點已下降約25%,而期間zui重挫幅已逾30%。
“從zui近發布的相關政策文件來看,今冬鋼企限產情況或將較上年更加嚴峻。雖然具體執行情況會不會有放松現象還需要查看,但受需求有所削弱預期影響,zui近焦煤等原料期貨價格已出現回落。”程小勇表示,從這個邏輯出發,后期倘若鋼材價格上漲主要是受需求帶動的話,焦煤焦炭和鐵礦石價格或會有上行空間,但倘若鋼材價格上漲主要是受冬季限產帶動,那么反而對原料價格走勢是不利的。現階段從限產的情況來看,可能市場會有分化。即便限產會造成鋼鐵價格下降,鋼材價格的下跌幅度也不會大于原料下跌幅度,而倘若鋼材價格反彈,則反彈幅度可能強于原料,因此后期鋼企業績有望改善。
川財證券也表示,現階段礦石供應趨于平緩,廢鋼成為關鍵成本支撐。隨著巴西恢復生產,鐵礦石年度供需缺口由9000萬噸收窄至5000萬噸,預期四季度礦價仍將處于80美元~90美元高位。2018年年中開始,廢鋼成為鋼材生產中重要的原料之一,廢鋼產量占粗鋼比重已超過20%。需求增速快于供應釋放,2019年以來廢鋼材價格格持續呈現易漲難跌態勢。廢鋼剛性支撐下,鋼材價格3300元~3400元/噸成本支撐線較強。
低迷態勢短期難改善
雖然成本比前期有回落態勢,但市場點評人士認為,鋼企業績短期或不佳。
金聯創分析師江潤芹認為,華北及華東部分區域將正式進入取暖季限產,而需求端用鋼需求勢必也將漸行漸弱,在無明顯利好的情況下,鋼材價格難有翻身的希望,市場看空氣氛或將越發濃郁。
同時,zui近海外鋼坯進入國內市場的消息,加劇了鋼市對后期市場走向的憂慮。11月中旬以后到明年1月份之間,70萬噸左右的海外鋼坯將陸續到達江陰港,且每噸到國內(主要是江蘇江陰港)落地價,比國內現行鋼坯價低150元~200元之間,屆時勢必對國內鋼坯市場形成一定程度的影響,形成利空影響。
“11月已經是傳統的需求淡季,在10月份需求不如預期的情況下,很難相信11月會有很好的表現,隨著天氣逐步轉冷,東北、西北區域工地逐步停工,需求持續走勢偏弱將是勢必事件。”金聯創分析師侯紀偉認為,可以帶動價格上漲的因素不外乎供暖季限產,但是需要關注的是,從上年以來,供暖季限產已經明確不會再采取一刀切的形式。不少鋼廠在上年花費大資金采購環保設備,就是想要在其他鋼廠停產的情況下可以拓展銷路、搶先占據市場,同時亦可以回籠一部分資金,因此今年的限產情況可能也并不會像預想中那么樂觀。
綜上所述,預期11月份鋼材價格或持續震蕩走勢偏弱,但鑒于現階段成本支撐相當強勁,預期下降的幅度不會太大,參考下跌幅度50元~150元/噸。
對于后期市場走勢,曾節勝也認為年內基本上是一個震蕩的走勢,反彈和下降空間均不大。對于2020年的市場,他認為行情不容樂觀,總體來講務必比今年更差,可能呈現持續回落的態勢。
招金期貨分析也稱,zui近唐山、邯鄲等地因天氣污染限產再次加嚴,但全國鋼廠產量仍較高,供應壓力仍較重,建材總體庫存壓力明顯。需求帶動市場庫存續降、鋼廠庫存小幅調整,延續總體減少庫存態勢。局地環保限產政策對區域鋼廠影響較大,但秋冬季需求逐步削弱抑制后期市場預期,鋼廠貿易商心態比較悲觀。
以上是最新鋼鐵價格資訊,更多鋼鐵價格信息查詢,或想隨時把握最新鋼鐵價格走勢,鋼鐵產業動態,請持續關注天賜網行情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