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油輪運費飆升、原油溢價雙重因素影響――
受油輪運費的飆升影響,股票分析師日前下調了對亞洲煉油企業的業績預期。成本增長擠壓了煉油利潤。受此影響,中石化、日本JXTG控股和韓國SK創新等亞洲頂級煉油企業的股票價格在未來幾個月內或承壓。
9月25日,美國對中國油輪公司實施制裁,導致原本已經預定中國油輪的貿易商紛紛尋求其他油輪,導致油輪市場即期需求暴增,因而推動全球各大航線的運費急劇高升。這無形中增加了煉油商的運輸成本,中東到亞洲的原油現貨運費已飆升至歷史新高。
另外,沙特阿拉伯的石油設施遇到襲擊,導致全球石油供應降低5%,提振油價短時間內飆升。9月16日開盤,美國西得克薩斯輕質原油(WTI)期貨價格一度漲到每桶63.34美元,上漲幅度高達25.91%.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也在襲擊發生后一度飆升19.5%,創下盤中zui大上漲幅度。
運費飆升和原油溢價所造成的成本增加可能抵消四季度預期增加的煉油利潤。受國際海事組織(IMO)從2020年開始強制實施低硫船舶燃料新規的影響,船舶燃料將開始轉向清潔燃料。四季度開始柴油和超低硫燃料油(VLSFO)需求將走高,因而提振煉油利潤的增長。
花旗銀行煉油行業股票分析師表示,亞洲zui大的煉油企業中石化zui容易受到運費成本上漲的影響,因為其航運成本的70%至80%是基于即期運費的。如果一個季度煉油利潤下降3美元/桶,那么2020年公司的業績將下降5%.從中東運輸200萬桶原油抵達中國的超級油輪的運費已經從zui高的9美元/桶下降至現階段的5美元/桶左右,但仍比美國制裁中國油輪公司前的運費高出約1.7美元/桶。
花旗分析師Toby Shek表示:“油輪運費的高速增長將對中石化的煉油利潤形成不良影響,這種影響或將在本年度12月份開始突顯,因為從采購原油到銷售原油加工品有一個滯后期。”
也有分析師表示,韓國S-Oil、SK創新旗下SK能源和泰國石油公司等煉油商受油輪運費飆升的影響并不太大。這些煉油商70%~75%的原油是由簽署有長期協議的油輪運輸,所以運費比較穩定,而臺塑石化約50%的原油亦是由簽署有長期協議的油輪運輸。
路孚特公司(Refinitiv)的報告顯示,中國、日本和韓國3國的zui大煉油商中石化、JXTG控股和SK創新公司的股價與一年前相比,均下降了23%~35%.
三菱日聯摩根士丹利(Mitsubishi UFJ Morgan Stanley)資深分析師Reiji Ogino在報告中表示,日本煉油企業有可能在宣布7~9月業績報告時下調本財年的利潤預期,因為原油價低于他們的預期。
受全球經濟增速放緩的影響,三季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下降8.7%.梅瑞茲證券公司分析師Rho Woo-ho表示,韓國煉油商預期將在三季度業績報告中錄入石油庫存損失和石化行業的利潤疲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