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5年農產品市場中幾乎形成這樣一個規律:玉米價格在春季和初夏反彈,而后在5月30日至7月15日間達到峰值;小麥價格在2015年、2017年、2018年和本年度夏季中期顯著反彈,峰值出現在6月下旬至8月上旬之間。這兩種作物的反彈都與市場對北美種植和生長季節的天氣憂慮有關。
本年度特別如此,美國中西部天氣特別惡劣,洪水泛濫推遲了種植時間。
但是,玉米和小麥的價格都會隨著生長季節的推移而下滑,種植面積和產量并不像人們擔心的那樣糟糕,正如8月12日的作物報告顯示的那樣,隨后玉米和小麥價格當日下滑5%。
報告顯示某些區域作物局部遭遇嚴重損毀:達科他州南部、明尼蘇達州東南部、伊利諾伊州北部和俄亥俄州東北部。但其他區域的平均產量較高,愛荷華州北部以及堪薩斯州和內布拉斯加州的部分區域甚至達到了更高的產量。
圖為南美和黑海玉米出口量飆升
玉米無法維持夏季漲勢,這與黑海區域和南美洲的產量激增有著密切的關系,以上區域對世界生產成本的影響正在日益增加。過去10年,南美玉米出口從占世界玉米產量的2%反彈至5.5%,與美國展開競爭。同時,黑海區域從只供應區域需求到玉米出口占世界玉米產量的3%。
因此,玉米價格跟巴西雷亞爾(BRL)以及俄羅斯盧布(RUB)聯動也就不夠為奇了。2014年和2015年雷亞爾和盧布對美元下滑時,也降低了以美元計價的生產成本。生產成本似乎是一個軟底,低于這個價格的供應可能會從市場上消失。來自南美和黑海區域的玉米出口增加,也使世界生產多元化,使市場對美國中西部惡劣天氣的反應減弱。
圖為玉米價格與巴西雷亞爾的聯動性
由于黑海的出口超過北美,小麥的世界種植區域也更加多元化。因此,小麥價格與俄羅斯盧布走勢大體一致。其他貨幣,如加元和澳元也發揮了一些影響,這兩種貨幣(以及雷亞爾和盧布)相對于美元的下滑,使美國農民處于競爭劣勢。
這就是貿易糾紛對美國玉米和小麥種植者的打擊所在。雖然他們不像大豆種植者那樣直接受貿易糾紛的影響,但緊張局面升級正在帶動美元反彈以及在岸人民幣(CNY)走低。隨著人民幣匯率的下降,人民幣正在拉低雷亞爾和盧布,可能造成玉米和小麥價格下降,雖然巴西和俄羅斯的養老金改革帶動了雷亞爾和盧布的反彈,但兩國現在都處于經濟衰退的邊緣。因此,貿易糾紛的升級對種植玉米和小麥的農民影響跟大豆生產廠家的情況一樣糟糕。
圖為玉米價格與俄羅斯盧布聯系更加密切
圖為目前黑海區域小麥出口遠高于其他區域
特別令人感興趣的是:期權市場對玉米和小麥最新走勢的理解十分大的謬誤。兩個市場都出現了正偏斜:價外看漲期權比價外看跌期權價格高得多。交易者預期會出現更多極端反彈而不是下滑。
雖然沒有證據表明兩個市場經歷了比下滑更為極端的反彈,但玉米和小麥價外看漲期權價格幾乎總是高于價外看跌期權。種植區域的多元化、南美和黑海產量激增的潛在影響持續引發了投資者對農產品期權價格持續正偏斜的質疑。
圖為8月12日拋售前玉米、小麥期權正偏斜
觀點總結,我們認為,玉米和小麥市場連續5個夏季未能維持反彈;市場每次對美國種植和生長季節的憂慮都被夸大了;黑海區域和南美洲日益影響世界玉米生產,小麥生產越來越向黑海區域集中;作物出口多元化使北美氣候對價格的影響程度減慢;貿易糾紛可能會減弱人民幣匯率,而且使雷亞爾、盧布以及玉米和小麥價格也下滑。
(文章來源:期貨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