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星期五開始下滑的港口煤價有點剎不住車了,在民用電負荷下降、工業(yè)用電不振以及電廠庫存高位的情況下,現貨采購數量降低,用戶壓價意識強烈。截至當前,未注意到煤價企穩(wěn)止跌跡象。
回首本年度以來的港口煤價走勢變化。本年度用煤淡季,也出現過幾次煤價下滑現象,煤價跌得最狠的兩次,一次是2月12日,5500大卡市場動力煤價格跌至585元/噸;另一次是6月17日,跌至595元/噸。估計這次下滑會超越前兩次下滑深度,預計煤價將跌至580元/噸才能走穩(wěn)。
前兩次煤價走勢,分別跌至585元和595元/噸后,而后企穩(wěn)止跌,隨后上漲。重要因素是:首先,當時電廠存煤并不高,部分用戶還有補庫意識,煤市快速活躍。其次,2月份那次煤價下滑,重要因素是春節(jié)用煤淡季造成的,但正月十五過后,隨著下游工業(yè)企業(yè)復工復產,煤炭需求增速,煤價快速開始上漲。而6月17日,煤價跌至595元,企穩(wěn)止跌,并出現小幅上調;重要因素是臨近夏季用煤高峰,電廠每日消耗增長,拉動下游用煤需求,出現的上漲。
這次煤價跌的更狠一些,原因如下:
1.先進產能釋放加速,原煤產量增長速度明顯提升。先進產能集中釋放,特別進入夏季,在發(fā)改委要求增長產量、保證夏季用煤需求的號召下,各產煤區(qū)煤炭產能釋放加速,市場上煤炭供應充足。
2.鐵路和港口加速運輸。近些年來,新投產的曹妃甸華能、煤二期和華電煤碼頭,合計新增運輸能力1.5億噸;其中,華能煤碼頭和煤二期逐步形成能力,逼近達產水平,而蒙冀線也在增長運量。整個環(huán)渤海港口煤炭運能提升,推動貨物周轉加速,煤炭可以快速送達到用戶手中。加上進口煤強勢登陸國內沿海市場,也在相當程度上補充了電廠庫存,遏制了國內煤價反彈。
3.下游需求低迷。7月中旬,六大發(fā)電集團日均耗煤量僅為60萬噸,為近些年來偏低水平。到了七月下旬,沿海六大電廠每日消耗猛增至80萬噸左右,但好景不在,僅僅維持了不到一周,就掉頭下降至68萬噸;隨著南方新一波降雨的到來,電廠耗煤情況偏悲觀,電廠庫存繼續(xù)維持高位運行。
主產地銷售較差,煤價弱勢下行;港口貿易商方面,雖然成本倒掛,但下游電廠每日消耗快速下降致需求冷清,無奈降低價格,港口煤價繼續(xù)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