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化工產業雖然經濟總量連續多年位居全國首位,但小而散、事故頻發卻一直是山東化學工業邁不過去的坎。近兩年,通過對現有化工園區的評定考核,山東已相繼公示了四批化工園區,引起了多方高度關注,未來山東化工園區的命運如何?
“目前化工園區在建設方面進展如何?在安全生產方面,化工企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問題有哪些?對目前尚未進入化工園區的企業,在安全生產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新建園區如何防范和化解系統風險?” 在7月25日山東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召開的聯組會議上,山東省人大常委會委員、民族僑務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劉儉樸連續提出四個問題。
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孔慶成表示,山東化工的規模占全省工業的20%。2017年以來,山東成立了專業辦公室,從整治化工產業的散亂入手,提升化工產業的質量和水平。
同年,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會同有關單位研究制定化工園區的標準,組織中間機構和省政府部門進行審核。目前,山東省政府已經分四批公布了85個化工園區,其中綜合園區75家、專業園區10家。山東的化工園區從整治前的199家整合到85家,數量下降了58%。
“我們的化工總量大、層次低、小企業多。”孔慶成說,2017年以后,山東對生產廠家進行了一次評級評價,參評企業有6094家,其中差評的、安全環保有問題的、一票否決的、分數不到60分的,共有2354家。
未進入化工園區的中小企業,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對其進行品質評價,要求上述2354家企業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達標的責令關閉退出,目前已有1334家企業公示退出。對于一些評價較好的中小企業,創造條件讓其到園區發展,將新建項目、擴建項目引入到園區。
對于新建化工園區的問題,孔慶成說:“山東省政府確定85家園區不再新增,如有新增就是建一撤一,我們要按照園區的建設標準,高起點規劃,高水平建設,不能再走先建設后規范的老路子。”
6月27日,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公布第四批化工園區和專業化工園區名單的通知》,公布了10家化工園區和3家專業化工園區,加上之前分3批公布的65家化工園區和7家專業化工園區,山東省共認定75家化工園區和10家專業化工園區。
與此前公示的名單相比,此次公布的化工園區名單增長了山東裕龍石化產業園,公示的四家專業化工園區中,商河農藥產業園區此次并沒有出現。
據山東省化工專項行動辦有關負責人說明,通過近2年的工作,山東省化工園區和專業化工園區的認定工作全面結束,下一步,要把工作重點放在園區問題的整改提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