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至今,在高庫存的壓制下,甲醇整體走勢底部寬幅振蕩。隨著1905合約的交割,市場交易的邏輯由現實向預期切換,但我們認為即使久泰、中安聯合和南京誠志等幾套甲醇制烯烴裝置如期投產,高庫存壓力也難以有效緩解,所以1909合約將延續弱勢。
海內外供給集中增加
國內甲醇裝置春季檢修基本結束,國內供給量重返高位。每年3月至6月是國內甲醇裝置的集中檢修期,與往年相對比,今年檢修的啟動時間有所推遲且檢修力度不及去年。以往檢修一般從3月初開始,而今年3月裝置卻持續維持高開工的狀態,直到4月才有裝置開始停車檢修,較往年推遲一個月。今年整個檢修季甲醇開工率約下降6.48%,不及去年的9.6%和前年的7.7%,在檢修力度上有所降低。4月中下旬開始,檢修裝置陸續重啟,開工率逐漸提升,目前甲醇開工負荷已經恢復至高位,國內供給壓力開始增大。
國內供給恢復的同時,海外進口量也有望增加。中東和東南亞是我國甲醇主要進口來源地,這兩個地區甲醇裝置在2—4月均進行了檢修,并在5月初基本上得到恢復,按照船期3—5周來推算,5月底開始甲醇進口到港量將明顯增加。另外,后期伊朗兩套新裝置的穩定運行將進一步提升進口量。這兩套新裝置產能合計395萬噸,即使按六成開工來測算,每個月將增加20萬噸的產量,而年初至今甲醇平均每個月的進口量僅70萬噸,相當于進口量有望提升30%,進口供給將顯著增加。
需求端存在收縮風險
甲醇制烯烴是甲醇最大的下游消費市場,約占甲醇消費量的45%,烯烴裝置的停車檢修對甲醇需求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每年4月至7月,甲醇制烯烴裝置一般會季節性集中檢修,目前已有神華寧煤、蒲城清潔能源和延長中煤榆林三套裝置開始檢修,但這些裝置都是一體化裝置,甲醇和下游烯烴同時檢修,幾乎不會對甲醇需求造成影響,主要關注點在于浙江興興、寧波富德和江蘇斯爾邦等這類大型外采甲醇制烯烴裝置的檢修。近期,外采甲醇制烯烴企業終端產品pp、環氧乙烷和乙二醇大幅下跌,導致企業綜合利潤壓縮明顯,疊加處在檢修季的節點上,企業很有可能提前進入檢修,這將導致甲醇需求端大幅收縮。
再來談談市場最關注的幾套甲醇制烯烴新裝置投產的影響:久泰能源60萬噸裝置自3月20日投產以后,一直維持低負荷運行,據說產品質量不佳,運行情況不及預期;中安聯合70萬噸裝置計劃6月30日之前打通全流程,因其配套170萬噸甲醇裝置,外購甲醇量有限;南京惠生60萬噸甲醇制烯烴裝置投產后,將每月新增15萬噸的甲醇需求,影響較大,但目前投產時間不確定,市場普遍預計7月有望投產,大概率會推遲。
庫存量有望重返高位
二季度初,在國內裝置集中檢修和海外進口處在空檔期的雙重利好下,甲醇港口庫存從110萬噸下降至90萬噸,高庫存壓力得到階段性緩解。后期,因國內和進口供給雙雙得到恢復,而且需求端存在檢修預期,即使甲醇制烯烴新裝置均如期投產,甲醇絕對庫存量依然將不斷增加,有望在三季度末重返高位,高庫存壓力將再次凸顯。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階段性的庫存增加并不一定意味著價格會下跌,但中長期來看,高庫存將大概率決定行情運行方向偏弱。
綜上所述,即使烯烴裝置均如期運行,后期甲醇庫存還是會增加,尤其在8—9月甲醇將再次面臨高庫存壓力,在大的方向上我們依然維持偏空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