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多數三聚氰胺企業出廠報價還在6100~6200元(噸價,下同),但實際成交價已降至5800~5900元,創出自2017年以來價格新低。后期來看,在開工率高位、下游需求受限、出口市場不振等因素影響下,短期三聚氰胺市場仍將下行。但由于成本預期走強,后期價格跌幅有限。”廣州鴻源化工有限公司經理陽振明分析說。
開工率維持高位
據隆眾資訊分析師丁秀娜介紹,進入5月份,三聚氰胺行業開工率震蕩上行,目前在70%左右,除山西豐喜、河南駿化、中原大化、湖北華強、魯西集團、華魯恒升裝置檢修外,其余裝置生產平穩,國內三聚氰胺日均產量達4300噸。
陽振明表示,三聚氰胺行業開工率較高主要是前期檢修裝置恢復生產所致。另外,雖然目前三聚氰胺價格較低,廠家成本壓力大,但對企業開工并沒有造成實質性影響,主動減產降負荷的企業并不多。
下游需求疲軟
三聚氰胺開工率居于高位,但下游需求卻很疲軟。
“目前三聚氰胺終端需求清淡。受樓市整體偏淡影響,下游板材等市場毫無亮點,行情震蕩不穩,以銷定產為主,加之原料行情低迷,為規避風險,終端及貿易商多謹慎操作,隨用隨采,導致三聚氰胺需求難以釋放。”丁秀娜表示。
據廣西隆青石化有限公司市場部部長袁勝文介紹,廣西是人造板生產大省,今年當地天氣較為反常,3~4月持續陰雨時間較往年久,桉木無法采伐,桉木單板難以晾曬,導致木材原料十分緊缺,人造板生產無法正常進行,對三聚氰胺的需求量下降明顯。
丁秀娜認為,國內終端需求短期難有起色,而三聚氰胺開工率居高不下,市場供需矛盾依舊難以緩解,不排除后期價格繼續回落的可能。
出口市場不振三聚氰胺國際市場競爭激烈,出口受限,也給國內市場帶來一定壓力。
“和去年相比,今年一季度三聚氰胺出口單價下降272.9美元,比國內市場價格跌幅還大。短期來看,三聚氰胺出口難言樂觀,對國內市場將帶來利空影響。”陽振明說。
國家海關統計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國共出口三聚氰胺8.9萬噸,同比下降9.6%;平均出口單價為970.3美元,同比下降22%。
后市跌幅有限
對于三聚氰胺市場后期走勢,市場人士多認為,目前三聚氰胺價格已處于低位,同時原料尿素對三聚氰胺的支撐力度較強,因此后市價格繼續下跌的空間已不大。
袁勝文分析,尿素是三聚氰胺的主要生產原料。5月份后,隨著前期尿素檢修裝置復產,貨源供應增加、價格下行。但5月中旬開始,南方地區進入一季稻用肥高峰期,尿素需求增加,價格下跌空間不會太大,或對三聚氰胺市場帶來支撐。
與去年同期相比,當前尿素價格仍高出百元左右,對三聚氰胺的成本支撐力度依然較強。目前有些外采尿素的三聚氰胺廠家理論成本已達到7000元左右,虧損幅度較大,而自產尿素的三聚氰胺廠家,雖然盈利空間有500~1000元,但利潤率遠低于尿素,廠家穩價意愿強烈。綜上所述,從成本因素而言,對三聚氰胺后市不宜過分看空。
金聯創分析師李潤淇表示,除成本面支撐給力外,近期三聚氰胺基本面難覓利好消息,整體行情維持弱勢運行,預計短期市場仍存下跌空間,主流出廠價格圍繞5700~5800元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