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9中國(鄭州)國際期貨論壇“PTA分論壇”上,多位與會嘉賓都提到了中美貿易摩擦對聚酯產業鏈的影響。目前影響石化行業的不穩定性因素增加,而中美貿易摩擦只是其中的一個影響因素。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信息與市場部主任祝昉在會上表示,本年度下半年至明年,中美貿易摩擦是聚酯市場需要密切關注的問題。“中國的GDP在全球排列第二,為美國的三分之二,從經濟來看,無論是結構的重組還是結構的變化,都處于重要位置。中國的GDP在2018年達到90萬億元,折合美元是13.6萬億,與美國差距越來越小,再加上中國拔得頭籌,位居第一的進出口位置,總額突破了30萬億元,且規模將愈來愈大,由此看,中美貿易摩擦給產業帶來的影響不能小覷。”
“具體來看,本年度上半年國內的原油、天然氣以及化工產品的消費依舊保持增長,雖然增速有所放慢,但總量依然增長。”祝昉表示,從貿易摩擦的角度來講,這不單是貿易方面的問題,亦是制約與反制約之間的斗爭。同時,貿易摩擦是長期問題,所以行業和企業必須做好自己的事情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中國將增加聚酯產能,鑒于貿易摩擦和關稅問題,出口難度加強。目前貿易摩擦仍在持續,給全球貿易帶來十分大的問題,也給中國企業帶來一定的影響很大。”意大利GSI首席執行官弗朗西斯科·贊奇在會上表示。
中美貿易摩擦將對中國聚酯產業構成一定沖擊。伍德麥肯茲有限責任公司首席顧問李沭福認為,短期來看聚酯產能增速有所回落,長期來講聚酯產能增速會趨于平緩,雖然很難恢復到貿易爭端之前的兩位數增長,但是維持3%—4%的增速依然可期。
“中國作為全全球最大的聚酯生產基地,2018以來產能出現高速增長,但因為受到多重因素影響,2020年中國聚酯的產量增速會放慢,而2022年以后,中國的聚酯產量增長率可能會復蘇到穩定發展的趨勢。”李沭福表示。
“另外,在供需不平衡的局勢中最重要的提振因素即為中美貿易摩擦。近些年來,中美貿易摩擦越發激烈,顯著影響了中美之間的進出口產品,短期內對聚酯行業的影響亦是負面的。但是,由于中國、土耳其、埃及、越南等很多國家都投身聚酯產業,各國經濟都在同步發展,所以,整體來講聚酯并不會出現負增長的趨勢,整體局面在下一步的幾年也不會受到十分大的沖擊。”李沭福持續表示。
在李沭福看來,目前中美貿易摩擦對國內市場影響比較有限的重要原因在于國內市場對滌綸化纖、瓶片、薄膜需求的增加。“下游產能快速擴張緩解了聚酯制造商的原料壓力,供強需弱的局面所以得以改善,虧損狀態也有了顯著改變。所以,對于貿易摩擦對國內聚酯市場的影響來講,市場不應過分悲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