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能源署署長法提赫·比羅爾在G20上表示,盡管最近霍爾木茲海峽附近發(fā)生油輪襲擊事件以及世界各地存在其他供應風險,但美國石油產量增長使油價保持在“合理水平”。此外,伊朗似乎有對阿曼灣繼續(xù)動武的跡象,日前重申繼續(xù)減少履行核協(xié)議的內容,并且美軍視頻顯示伊朗在阿曼灣油輪遇襲前數(shù)小時發(fā)射導彈襲擊美方無人機。
易匯通行情軟件顯示,截止6月17日11:44,美原油在52.60美元/桶附近徘徊,接近10日均線。從基本面來看,短線油價仍有進一步震蕩上漲的機會。
美國原油季節(jié)性消費6月底會走強
由于原油屬于強周期性商品,從歷史來看,與工業(yè)和消費具有較強的一致性。一般而言,每年5~9月為汽油消費旺季,11月到次年1月為取暖消費旺季,2~4月份處于取暖油和汽油的切換之間,消費往往會出現(xiàn)較明顯回落。從歷史數(shù)據(jù)看,過去10年全球2~4月原油消費量低于全年均值0.8%,低于取暖季約1.3%。雖然基于歷史規(guī)律,4月和5月的原油消費下跌,但WTI自4月高點以來累計跌近20%,還是令許多投資者大跌眼鏡。
根據(jù)1986年以來的原油價格走勢,季節(jié)性因素將在6月下旬至10月之間再次發(fā)力。因此,在地緣政治風險再次爆發(fā)的背景下,WTI原油價格將在6月下旬得到季節(jié)性因素的幫助。
國際能源署:美國石油產量增長使油價保持在“合理水平”
國際能源署署長法提赫·比羅爾在日本的20國集團能源部長會議間隙接受采訪時表示,盡管最近霍爾木茲海峽附近發(fā)生油輪襲擊事件以及世界各地存在其他供應風險,但美國石油產量增長使油價保持在“合理水平”。另據(jù)國際能源署,5月份OPEC原油日產量降至2014年以來最低水平。
“大量石油來自美國,這給油價設定了一個強有力的上限。來自美國的增長對石油市場是一個可喜的補充,特別是從石油安全的角度來看,以及從石油進口國的油價承受能力來看,包括日本、韓國和其他亞洲進口國。”
IEA6月份發(fā)布的月報預計,到2020年,非歐佩克產油國的石油日產量將從今年的190萬桶增至230萬桶,原因是美國頁巖油產量激增,而隨著新油田的投產,巴西和挪威的產量也將強勁增長。
比羅爾說:“根據(jù)我們的數(shù)字,五年后,美國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國,這對消費者來說是個好消息。不過,油價仍處于合理水平。”
阿曼灣油輪襲擊事件非常罕見,三條海上絲綢之路都不再安全
像周四在阿曼灣遭到襲擊的油輪一樣,油輪在越來越危險的水域作業(yè),面臨著越來越多的海盜、碰撞和地緣政治風險。
聯(lián)合國貿易和發(fā)展會議的數(shù)據(jù)顯示,全球共有約9.4萬艘貨船航行。其中,原油或加工產品的運輸占30%。另外5.6%的海上運輸由裝有液化天然氣和化工產品的油輪組成。根據(jù)美國能源情報署的數(shù)據(jù),全球每天約有6000萬桶石油產品在海上運輸。其中大約有三分之一經過霍爾木茲海峽,這是一條至關重要的航運通道。這條水道是沙特阿拉伯、伊朗、阿拉伯聯(lián)合酋長國、科威特和伊拉克原油出口的主要通道,也是卡塔爾天然氣出口的一條關鍵路線。
其他具有高度戰(zhàn)略意義的水道包括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亞之間的馬六甲海峽、埃及的蘇伊士運河以及連接紅海和亞丁灣的巴布-曼德海峽。
Kpler市場分析主管亞歷山大·布斯表示,油輪習慣于與海盜一起航行,尤其是在馬六甲海峽和索馬里附近的亞丁灣等地區(qū)。從歷史上看,最大的軍事或恐怖主義威脅是海盜。布斯說,上周四發(fā)生的疑似襲擊事件“非常罕見”。
大約一個月前,包括三艘油輪在內的四艘船只在阿聯(lián)酋港口附近遭到襲擊。與周四的事件一樣,5月的襲擊加劇了美國和伊朗之間的緊張關系。
戰(zhàn)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國家安全分析師安東尼·科德斯曼表示,伊朗不必發(fā)動一場大規(guī)模戰(zhàn)爭,它可以進行零星、低水平的攻擊,不一定會引發(fā)美國或阿拉伯的重大反應,但會在石油價格上造成突然的風險溢價,相當于一場消耗戰(zhàn)。
另一個風險是伊朗關閉自動識別系統(tǒng)而增加的碰撞風險,伊朗采取這種手段以幫助油輪逃避美國對伊朗原油的制裁。AIS系統(tǒng)用于船舶交通服務,允許船舶知道附近是否有其他船只。
2018年1月,載有13.6萬噸輕質原油的伊朗“桑吉”號油輪與一艘散貨船相撞起火,造成人員傷亡。布斯說,航運公司意識到了這一點,因此可能會改變航線。他說,航線的改變不僅可以縮短航程,還會受到煉油廠活動、產品規(guī)格和經濟因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