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門胡塞武裝在9月對沙特煉油廠的攻擊,一度導致布倫特原油價格在幾分鐘內反彈了20%,這亦是自1982年以來油價的zui大日內反彈幅度。但是,油價的大幅上揚,zui終被證明只是暫時的,在沙特阿美首席執行官保證供應將恢復的情況下,油價當天就下滑了6%。隨后,隨著對世界經濟增長和長期供應過剩的憂慮開始突顯,價格繼續下滑。自那以來,地緣政治價格飆升后持續下降的模式再次出現,可以預期,這種趨勢將在未來一年繼續下去。
中東變化無常的安全態勢將繼續與世界各地各類貿易問題所帶來的經濟影響相抗衡。
地緣政治風險給油價帶來支撐
自1908年威廉·達西在中東發現石油以來,該區域一直擁有關鍵性的地緣政治價值。這一價值及其若干歷史變數一直是該區域不穩定和沖突的核心。這些沖突有兩個方面:內部和外部。特別是,沙特阿拉伯和伊朗之間的緊張局面一直是該區域沖突的帶動因素。該區域還有兩個zui關鍵性的海峽,占世界石油儲量的60%以上。該區域的石油數量和不穩定程度,讓其很容易成為石油分析師和交易員研究的zui關鍵性的地緣政治因素。
盡管難以預期中東局勢的走向,但新伊朗協議仍是zui緊迫的問題。除非特朗普政府及其歐洲盟友可以達成新的解決方式,否則該區域局勢升級的可能性依然很高。
盡管歐洲國家正試圖創立一個特殊目的機構,以免美國的制裁,并繼續從伊朗采購石油,但不可否認的是,制裁構成了影響,盡管伊朗的出口繼續下滑。盡管爆發全面戰爭的可能性仍然很小,但zui近沙特阿拉伯與伊朗之間的沖突及其土耳其入侵敘利亞的事件表明,中東的地緣政治風險因素對石油市場來講十分活躍。
國際貿易局勢威脅世界石油需求
第二個將繼續影響油價的重要因素是國際貿易局勢的經濟影響。國際貿易局勢可能不會顯著影響石油價格,世界經濟一體化意味著世界經濟狀況不佳有一個完善的關系較弱的石油需求。
分析人士認為,長期石油需求將受到影響。世界貿易組織zui近將今年的貿易額從2019年4月預期的2.6%下調至1.2%。世界經濟增長預期也從2.6%下調至2.3%。德國、美國的制造業活動都出現了大幅回落。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采購經理人指數(PMI)降至47.8%,為2009年以來zui低。另外,汽車生產廠家一直在歷經兩位數的下滑。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稱,世界經濟正在“同步放慢”,今年只會增長3%,低于上年預期的3.9%。IMF在聲明中表示,貿易壁壘增加和地緣政治緊張局面加重繼續減弱經濟增長。IMF補充稱,到2020年,國際貿易緊張局面累計導致世界GDP水平下降0.8%。
C6 CAPItal Holdings首席執行官兼創始人馬克·羅薩諾表示,當前,從英國脫歐到中東劇變再到美國大選,地緣政治格局十分不穩定。當前中東區域(KSA之外)的政治動蕩仍然是區域性的,而且是零星的,暫時不會對供應構成經久的影響。這就是為何需求是一個關鍵性的重點,因為即便國際貿易局勢明天緩和——經濟放慢這個很大的問題也會壓倒任何好處。
但預期伊朗局勢將繼續影響石油價格。當前的制裁不會快速完成,因為特朗普總統希望在貿易問題上表現得強硬。zui后,伊朗和沙特阿拉伯之間日益擴大的分歧將繼續擴大,并將導致軍事和經濟方面的更多襲擊。
只要地緣政治因素和國際貿易因素互相抵消,交易員和分析師就應當高度關注中東局勢的發展和貿易的進展。在庫存報告、鉆機數量和其他季節性、短暫的因素中,油價的長期趨勢可能會隨著世界經濟一起下降,直到中東地緣政治的突然爆發威脅到其他方面。
(文章來源:匯通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