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9月14日,沙特國家石油公司沙特阿美旗下一座主要石油加工設施和一個油田遭無人機襲擊,導致兩處設施生產中斷。沙特阿美方面表示,這將影響每日近570萬桶的原油產量,約占沙特石油日產量在量的50%以上,等于世界供應量的5%。沙特官員表示,將盡快把日產量在量恢復到980萬桶的正常水平,同時將減少該國石油庫存,以保證世界石油供應不會因襲擊和停產而中斷。
世界主要原油制造國的專門生產設施受襲停產,受到普遍關注,也對國際原油市場帶來不小的沖擊。大家普遍關心的是,此次事件是不是會成為國際油價迅速回升的起點?事件背后的中東地緣政治復雜化及后續可能的博弈深化,是不是意味著地緣政治因素將對油價和石油市場格局的影響持續加深?
9月16日星期一開盤國際原油價格飆升10%,這早已被業內人士所預計,并不讓人意外,隨后油價持續上漲的可能性依舊較大。但這一事件是不是會成為油價大幅上揚的提振點?甚至如一些媒體說,油價將沖到100美元?綜合看來,這種可能性較小。
從沙特方面透露的信息來看,受到損毀的原油生產預期會迅速恢復,不會長期人為關停,后續估計沙特也將針對無人機這一新的襲擊方法采取應對預案。如果此次事件對沙特原油出口裝船沒有太大影響,那這一事件帶來的效應將是短期的。目前,判斷沙特石油供應恢復的節奏是判斷油價后續走勢的關鍵。
此前國際油價呈現疲態,走勢偏弱,主要緣于世界經濟增長無力導致的需求不振,而非歐佩克國家供應持續反彈,造成的產能過剩的基本面所決定。這時發生的襲擊事件成為油價的提振點,盡管將短暫造成油價的反彈,甚或造成一段時期的劇烈調整上行,但供需基本面沒有發生大的變化情況下,還難以形成方向性的趨勢,因而預期不改油價在溫和區間持續震蕩的新趨勢。
在國際油價的“鉆石模型”中,隨著非歐佩克國家油氣產量持續上升,曾經歐佩克掌控的廠家壟斷實際上已經被打破,減產保價的效果也往往被非歐佩克國家的增產所抵消,此次襲擊將帶來一定的原油風險溢價,然而,由于市場上有充裕的商業庫存,且美國等制造國的生產項目和管道計劃正在逐步落地,這意味著帶動國際油價大幅上揚還缺少充分的支撐。
目前,關于襲擊事件的幕后黑手是誰依舊眾說紛紜。襲擊發生當天,也門胡塞武裝宣布對此負責。沙特與胡塞武裝積怨已深。特朗普9月14日也致電沙特王儲,表示美國 “支持沙特自衛”。
在此復雜形勢下,地緣政治沖突可能持續升級,中東緊張局面短期內再次回暖。盡管本次襲擊導致的供應中斷還可以將迅速恢復,但可能的后續軍事報復及其中東各方力量博弈的復雜化,將導致地緣因素的影響更加突出。
歷史上由于石油供應中斷造成的油價出現中長期反彈,往往與地緣政治的重大事態發展有關。目前中東局勢撲朔迷離,美伊關系走向讓人關注,沙特石油生產設施遇襲如果僅是區域突發事件,則外溢的影響不會太大。不過從歷史脈絡及其有關中東局勢的成因來看,中東區域不穩定的背后,依舊有較大的因素來自區域外。
且不說中東地緣政治的復雜化有助于西方大國強化對世界油氣市場和地緣政治的影響與控制,從目前國際油氣市場來看,世界三大原油生產大國美國、俄羅斯、沙特,實際上存在對國際原油市場份額的爭奪關系。
由于頁巖油氣的產量持續增長,美國已經取代歐佩克國家,成為國際油氣實際上的“機動廠家”,其對世界石油市場和供應格局的影響力逐步增加。一方面,美國有能力提高自身產量。盡管沙特長期以來一直被視為世界閑置石油產能的保有國,但美國本年度已超過沙特,成為世界最大的原油出口國。此次沙特損失的重點是輕質油,因而在歐佩克國家維持減產的情況下,收益最豐的將是美國原油。
另一方面,美國可以經過放松或收緊對其他產油國的制裁來影響油氣市場。除了美國,伊朗和委內瑞拉也是具有大量閑置產能的國家,但過去的一年里,由于美國加緊制裁,這兩個國家的石油出口已經減到很少。美國具有超過6億桶戰略原油儲備。據報道,美國能源部發言人表示,特朗普政府已經準備好,在如有需要時動用美國的“戰略石油儲備”。
1970年代發生過世界“石油危機”,當時制造國聯合起來,采取禁運、提價、減產等措施,給予消費國深度打擊,也拖累了整個世界經濟。目前世界經濟增長無力,在沒有大的基礎性科技突破帶來新增長的情況下,存量博弈變得更加激烈。作為具有物質、金融和政治三重屬性的特殊商品,石油曾在很多時候成為大國博弈的戰略武器。在目前復雜多變的國際局勢下,在石油問題上我們必須有未雨綢繆的戰略思維,不可完全相信市場是萬能的,唯有這樣,才能保證中國這樣的消費大國高枕無憂。
目前,中國原油對外依存度已超過70%,其中較大一部分來自中東區域特別是沙特。中國這樣的大國應當盡早為自己的油氣供應安全做好規劃。對我們來說,一方面需緊密關注沙特及其中東局勢變化對國際油氣市場造成的影響,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應對,繼續加強國際市場參與力度,另一方面還需要堅定立足國內加強油氣供應的決心,因而需要從加強生產和需求管理兩端著手,切實把相當高的對外依存度降下來,同時加強多層次的石油儲備建設,強化金融避險能力建設,因而更好地保障油氣供應安全。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