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
市場分析師John Kemp星期三撰文表示,世界石油消費自2018年年中以來陷入停滯,致使了油價不可避免地走跌,盡管沙特及其盟友已經盡最大全力減產。
全球最大的18個石油消費國每日油品消費量在100萬桶以上,占全球消費量的近三分之二,大致能夠有效反映全球需求狀況。而聯手組織數據倡議(JODI)的數據顯示,截至3月的三個月,這18個國家的石油消費量較上年同期僅增長0.7%。
其中大部分國家的石油消費數據滯后兩個月公開,目前已公布截至5月的數據,但中國、印度和泰國的數據公布時間更晚。
如果不包括這三個數據公布較遲的國家,最大的15個石油消費國的消費量占全球消費量的45%,截至5月的三個月其消費量同比下降2.2%,降幅為2008/09年經濟衰退期以來最大。
自2006年以來,15大石油消費國的消費增加一直是前18大國的穩定領先指標,且需求尤為普遍,鑒于全球經濟的相互聯系,這并不令人意外。
自2018年第二和第三季以來,石油消費增加減緩與全球制造行動和貨運量放慢緊密相關。鑒于石油消費減緩,因而盡管沙特阿拉伯及其OPEC+盟友采取限產行動,油價大幅下挫仍不可避免。
之前在2006/07年、2008/09年、2011/12年和2014/15年期間石油消費減緩時,都伴隨著油價急劇下滑,最后促使消費和產量回到平衡。2019年的限產措施預防了油價更劇烈的下滑,但無法避免必需讓較低油價幫助挽回失去的消費增長。
Kemp指出,只有當全球經濟避開衰退且石油消費增長再次開始加快時,油價才會開始持續上漲。
【免責聲明】天賜網對以上發布之所有信息,力爭可靠、準確及全面,但不對其精確性及完整性做出保證,僅供參考。您于此接受并承認信賴任何信息所生之風險應自行承擔,天賜網不承擔任何責任。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