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輸與物流行業充滿了摩擦。無數的供應商、數十次交接、不斷變動的規則等都會帶來非增值的成本,并可能致使不準確或錯誤的信息。區塊鏈技術經過提供一個不可變的單一真實信息源并實現步驟自動化,可以解決行業中的許多痛點。
但是,最好的區塊鏈網絡往往最難創建。區塊鏈技術的一個基本悖論在運輸與物流行業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分布式數字賬簿經過提升透明度,可以改善行業內交易方之間依然存在的不信任。正是這種不信任,使得該行業的不一樣參與者很難產生一個共同的區塊鏈生態系統。
BCG近期對運輸與物流行業高管進行的一項調研顯示出區塊鏈的采用率較低,也反映了上述悖論。88%的受訪者認為區塊鏈至少會在某種程度上顛覆整個行業。59%的受訪者認為,顛覆將在將來兩到五本年度以來發生。但近四分之三(74%)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只是在表面上尋找機會,甚至根本沒有考慮過采用區塊鏈技術。推廣區塊鏈的最大障礙是行業參與者之間缺乏協作、對區塊鏈技術的了解有限,以及缺乏自主研究的能力。
為了實現區塊鏈有效解決行業發展痛點的前景,運輸與物流行業的利益相關者必需合作建立一套生態系統,可以在價值鏈上建立信任、實現互利。每家企業還必需與供應商、客戶、甚至競爭對手開展合作,以了解和實現滿足特定業務需求的解決方式。現在是時候讓整個運輸與物流行業,包括政府和相關監管機構,一起行動起來了。
運輸與物流行業的區塊鏈“剛性需求”
對待在運輸與物流行業內推廣區塊鏈的應用而言,投資者持積極支持的態度。BCG的一項分析發現,自2013年以來,風險資本投資者給那些為運輸與物流行業提供區塊鏈解決方式的初創公司投入了大約3億美元,其中5300萬美元專門用于航運和貨運管理,以及交易和航運平臺的建設(參閱圖1)。
此外,運輸與物流企業已投資數百萬美元用于研究自身的區塊鏈解決方式。近期的投資增長表明,新的解決方式將在將來一到三本年度以來進入市場。問題在于企業是不是會采用新方案。
實際上,一些領先的運輸與物流企業開始想辦法從區塊鏈中獲取價值,無論是獨自作戰還是跨行業合作。
由九家企業組成的聯盟正在研究一個名為世界航運業務網的區塊鏈平臺,旨在提升速度、透明度、協作和促進數字化進程。參與者包括承運商(法國達飛輪船、中遠海運集運、長榮海運、東方海外和陽明海運);港口運作商(迪拜世界港口、和記港口、新加坡國際港務集團和上海國際港務集團);及軟件解決方式供應商(貨訊通)。
百威英博、埃森哲、美國總統輪船、德迅和一家歐洲海關組織正在合作開展一項跨行業計劃,摸索采用區塊鏈協助處理海運文件的可能。
馬士基和IBM合作研究了TradeLens平臺,這是一個采用區塊鏈技術的航運解決方式,旨在提升世界貿易的安全性和效率。其目標是支持整個價值鏈的信息共享、提升透明度并鼓勵創新。
運輸業區塊鏈聯盟旨在促進業內區塊鏈技術的應用。該聯盟大約有400名成員,涵蓋運輸與物流、消費品和技術領域,包括老牌企業和初創企業。
但是,大多數業內企業并沒有深入研究區塊鏈的潛在應用。我們發現,區塊鏈可以緩和諸多行業痛點,這些痛點阻礙了信息共享,造成了效率低下(參閱圖2)。
經過提供不可變的共享數據存儲庫,增進參與者之間的信任以及實現重復性步驟的自動化,區塊鏈可以幫忙行業解決這些痛點。這些益處可以經過15個應用場景來展現(參閱圖3)。
經過比較應用場景的價值潛力和實施的難易程度,我們發現,貨物來源、端到端狀況跟蹤、發票和支付管理是最優先采納的區塊鏈應用。這些應用場景展現了區塊鏈解決行業痛點的方式:
貨物來源
包括長期的信任關系、政府法規和嚴格的認證流程在內的各類機制均可以用來驗證貨物來源的代理。區塊鏈的采用,消除了對此類代理的需求以及與此相關的成本。經過在區塊鏈上注冊材料、零部件或產品,參與者可以驗證這些產品的來源并提升質量保證。領先的參與者們和初創公司正在摸索這個應用場景在不一樣行業中的應用。
案例:
戴比爾斯公司(De Beers)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該公司與BCG合作研究了一個基于區塊鏈的解決方式,用于追蹤鉆石從礦山到珠寶成品的整個流程。盡管這個被稱為Tracr的平臺是由戴比爾斯公司發起的,目前處于試點階段,但它將成為整個鉆石行業的解決方式。在Tracr平臺上追蹤的鉆石帶有數字指紋,上面有關于鉆石來源和質量的穩定信息以及所有權轉移和處理等關鍵的交易數據。Tracr平臺將幫忙珠寶商給終端客戶信心,讓他們相信鉆石的來源和加工是符合道德規范的。該平臺還可以用戶利用其數字資源,在平臺基礎上建立各類各樣的新業務。這些業務可能包括利用鉆石進行的融資、合規服務和面向消費者的市場交易,如果沒有對每一顆鉆石進行數字化跟蹤和驗證的能力,這些業務是不可能實現的。
端到端狀況跟蹤
為了有效地協調交易各方和準時交貨,供應鏈參與者需要實時查看資產或貨物的運輸狀況。盡管協調者(如送貨服務)可以提供狀況革新,但在沒有過往交易關系的各方之間進行交接時,很難保持跟蹤。此外,締約方有追溯操縱數據的動機,比如使貨物看起來比實際交付時間早,或損壞發生時讓損壞貨物不在其控制領域內。
經過為每個產品創建唯一的識別碼,區塊鏈可以在多個參與方之間實現狀況跟蹤,并預防對數據的追溯性操作。領先的企業正在采取措施,從供應鏈中獲取利益。比如,沃爾瑪現在要求萵苣和菠菜供應商使用IBM公司研究的區塊鏈數據庫跟蹤農產品從農田到商店的整個步驟。
發票和支付管理
由于運輸與物流交易中的多方都有自己的記載和賬簿,因而,研究票和支付成為了較為繁瑣的環節,常常需要手工錄入。為了檢查錯誤和不準確之處(以及潛在的欺詐),企業需要在付款前費時對賬。區塊鏈可用于存儲和共享數字化記載,并創建自動開票和付款的智能合同。自動化處理減少了結算時間,保證了準確性,并可以檢測到欺詐行為,同時消除了對中間商和書面步驟的需求。
一家名為CargoX的初創公司推出了一個基于區塊鏈的提單平臺,它的功能包括智能合同和自動執行點對點支付。
創建生態系統以解決區塊鏈悖論
雖然區塊鏈在運輸與物流行業有很大的潛在收益,但應用速度比人們預計的要慢。區塊鏈可以幫忙行業解決的協作和信任問題,恰恰是阻礙其在這一行業應用的主要障礙。
這就是運輸與物流行業區塊鏈悖論的本質。要解決這一問題,企業必需了解以下兩個行業特征是如何阻礙區塊鏈應用的。
最先,由多個不相關的參與方組成的高度碎片化的價值鏈,使該行業非常適合采用區塊鏈,但碎片化也阻礙了區塊鏈通用標準的推廣。監管的復雜性同時也加重了碎片化價值鏈的挑戰。
其次,運輸與物流行業的參與者之間信任度有限,可能不太愿意分享信息。而不了解區塊鏈技術及其亮點似乎是利用該技術解決信任問題的一個重要障礙。
BCG的調研發現,只有16%的運輸與物流行業高管自認為清楚地了解區塊鏈技術及其對行業的影響。相應地,只有大約20%的受訪者表示區塊鏈是企業的十大戰略核心之一。技術投資不足和缺乏深度的數字能力可能是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運輸與物流企業若要信任區塊鏈并改變目前的工作方式,就需要更好地了解區塊鏈技術的優勢和適合性。
為了解決區塊鏈悖論,運輸與物流行業的利益相關者必需創建一個全行業的生態系統,用來強化信任和協作、制定提升規模和互操作性的共同標準。經過為所有利益相關者實現價值最大化,生態系統將激勵整個價值鏈加快采用區塊鏈。
為了推動生態系統的發展,必需有一家企業或一個企業聯盟充當協調者,必需在建立伙伴關系、合作、制定標準、管理,以及清晰的價值主張方面引領業內的利益相關者。
運輸與物流行業價值鏈上包括競爭對手在內的主要參與者之間的伙伴關系與合作,是生態系統的基礎。
案例:
五家集裝箱航運公司——達飛輪船、馬士基航運、赫羅伯特船務、地中海航運和ONE公司——宣布了一項計劃,旨在建立一個非營利性協會,以提升該行業的數字化、標準化和互操作性。合作工作包括建立通用的信息技術標準,這些標準將無償提供給所有行業利益相關者。如果考慮將區塊鏈用來數字解決方式之一,那么該協會可以幫忙制定一個通用的技術標準和一個覆蓋全行業的生態系統。此外,聯盟、協會以及企業聯合體必需提供一個鑒定、討論和優先考慮創新想法的場所,并培訓行業內的利益相關者。技術基礎設施和軟件的供應商必需貢獻專業知識,以支持區塊鏈應用程序的研究。政府機構、港務局和獨立監管機構必需從一開始就參與到生態系統中。這些實體有助于制定通用的標準并正式認可這一生態系統,保證遵守并禁止反競爭行為的法律法規。
此外,利益相關者必需定義生態系統所需的標準和管理,其中包括:
政策
需要考慮法律、國際隱私標準和數據共享要求等監管方面的問題。利益相關者還必需建立網絡參與者的身份驗證規則,并就是不是可以匿名達成一致;必需指定可以共享和不能共享的數據類型,并對存儲在區塊鏈上的數據進行一般分類(如字段名和準入協議)。最后需要制定可以涵蓋整個區塊鏈平臺設計和操作的政策。
技術要素
利益相關者必需確定參與者在區塊鏈上記載交易時達成共識的方式。他們還必需確定如何將數據存儲在區塊鏈上或區塊鏈之外,以及區塊鏈上的數據模式如何與參與者現有的模式對接。最后,他們必需確定訪問權限,決定采用公有鏈、私有鏈還是聯盟鏈。
管理與決策權
利益相關者必需建立清晰的管理,明確各自在區塊鏈平臺可持續發展和演變中的角色和決策權。
商業考慮
商業考慮包括設計、實施、運作和維護區塊鏈的成本,以及如何在利益相關方之間進行成本分攤。為了使用通用的區塊鏈系統,參與者還需要確定如何調整內部步驟。
所有參與者,都需要注意到和分享通用區塊鏈所創造的價值。為了讓機會清晰可見,生態系統必需提出價值主張,解決主要利益相關者的關切。
托運人和承運人的利潤率很低,需要尋求新的方式來降低成本基數。其他運輸與物流行業的參與者希望維護自己在價值鏈中的位置:經紀商和貨運代理人希望保住與服務費相關的收入;銀行想要經過發行信用證明賺取傭金;港口不希望失去與集裝箱運輸或存放相關的收入。此外,政府和監管機構以及銀行也在打擊運輸與物流價值鏈中存在的欺詐和洗錢行為,并希望減少與此相關的成本。
清晰的價值主張將激勵所有利益相關者共享數據,并從參與的生態系統中獲取利益(參閱圖4)。
比如端到端的跟蹤,進出口商可以提供資產所有權、產品和運輸服務需求方面的數據,同時從更有效率的規劃中獲得好處。貨運代理可以共享市場數據,同時獲得整個價值鏈的透明,并保證交易的安全性。承運人、港口和卡車司機可以按照需求和能力提供數據,同時受益于預計準確性、透明度和使用率的提升。海關機構可以將監管框架納入生態系統,從而提升合規性和步驟效率。銀行可以共享有關交易方信用狀況和身份的數據,并從合規性、安全性和透明度方面獲益。
企業“四步法”參與區塊鏈生態系統
為了使自己可以參與到區塊鏈生態系統中,企業必需有序采用四步法(參閱圖5)。
學習技術
企業最先應深入了解區塊鏈技術及其在運輸與物流行業中的潛在應用,要明確區塊鏈與傳統技術相比的優勢和局限性。
識別機遇
企業理當審視當下的痛點,并評價使用該技術解決這些問題的潛力。企業還理當識別和優先考慮最相關的應用場景,用以進一步檢測并為每一筆投資創建商業案例。同時,還要為采用區塊鏈制定清晰的戰略。
最佳的戰略方式是考慮企業的市場方向和能力差距、現有生態系統的成熟度,以及監管障礙。企業需要決定參與、構建還是采購哪一個區塊鏈平臺,還理當考慮主動出擊(成為第一個行動者或是快速的跟進者)或保持觀望所帶來的好處和風險。經過制定標準和建立生態系統,大企業將處于有利位置,可以為其他企業開辟道路。較小的企業理當緊密關注這些動向,并選擇加入合適的生態系統。每家企業都應為戰略的實施制定一個路線圖。
試點
為了測試潛在應用場景的可行性和適合性,企業應在大規模采用區塊鏈之前進行概念驗證測試。測試團隊理當采用敏捷工作法和快速決策。
推廣
對待那些經過概念驗證的應用場景,企業理當制定推廣和階段性商業化方案。企業必需參與一個支持采用這些應用場景的生態系統,或者在不存在這樣一個生態系統的情況下努力促進創建。這包括合作制定管理協議來維護和發展區塊鏈標準和體系結構。企業還需要在人力資本、技術基礎設施和組織步驟方面提升所需的能力。這些能力包括研究物聯網基礎設施、數字化步驟和研究分析平臺等。
我們認為,用來第一批加入的企業,所得到的好處將遠遠超過保持觀望的企業。經過在生態系統內采取行動,先行者既可以影響標準的制定,也可以保證自己選擇在日常運作中采用的方案可以在整個價值鏈內得到普遍推廣。
事實上,一旦一個生態系統達到臨界規模,后來者可能會被拒之門外—而同領域的競爭對手卻已捷足先登。隨著客戶對信任、安全和自動化的要求愈來愈高,沒有一家運輸與物流企業可以在競爭對手試圖解決區塊鏈悖論的時候袖手旁觀。
以上是最新區塊鏈價格資訊,更多區塊鏈價格信息查詢,或想隨時把握最新區塊鏈價格走勢,區塊鏈產業動態,請持續關注天賜網行情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