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6月下旬后,動力煤市場在多重因素的支撐下,出現(xiàn)了比較明顯的反彈。但從整體來看,目前短期市場的好轉,并不代表整體市場需求的好轉。筆者并不認為現(xiàn)貨旺季反彈高點能達到3月底每噸640元的水平,預計在每噸610元至620元之間。7月中下旬,預計市場價格將再度振蕩回落。
進入6月下旬后,動力煤市場在多重因素的支撐下,出現(xiàn)了比較明顯的反彈。6月25日,易煤指數(shù)北方港5500大卡平倉價為每噸602元,比月初上漲8元。
旺季預期下,煤炭供求結構好轉,市場價格止跌企穩(wěn)。
首先,從國內供應看,產地治理超能力生產,市場戶發(fā)運量減少,使得北方港口調入量明顯下降。4月1日,內蒙古自治區(qū)人民政府辦公廳發(fā)布了《內蒙古自治區(qū)推進運輸結構調整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方案(2018—2020年)》。方案提出,到2020年底,內蒙古高速公路全面實施收費站入口稱重檢測,高速公路貨運車輛平均違法超限超載率不超過0.5%,普通公路貨運車輛超限超載得到有效遏制。在嚴格的檢查下,產地站臺上煤效率降低,發(fā)運節(jié)奏放緩。
同時,今年以來鐵路運力轉向寬松,在坑口與北方港價格長期倒掛的背景下,市場戶放棄了虧損發(fā)運“保鐵路計劃”的做法。從5月中旬開始,市場戶發(fā)運量明顯減少,北方港調入量大幅下降,從平均每天190萬噸降低到了175萬噸,使得港口市場煤資源供應趨緊。
其次,在上游調入量受限的情況下,5月底開始的疏港行為,使得北方港庫存進一步向長江口港口轉移,市場煤存量進一步減少。北方港開始疏港后,秦皇島港、曹妃甸港等港口庫存明顯下降。6月25日,秦皇島港和曹妃甸港庫存分別為538萬噸和382萬噸,分別比5月下旬高位減少了100萬噸和130萬噸。北方港口各港區(qū)合計庫存2081萬噸,比5月下旬高位減少300萬噸左右。加上國家能源集團在黃驊港開展“百日會戰(zhàn)”活動,旨在3個月里超量完成下水煤指標,北方港市場煤存量進一步收縮。
再其次,進口煤收縮預期加強,使得市場看漲情緒明顯升溫。今年前5個月煤炭進口量同比增長5.6%,5月煤炭進口量同比增長22%。在這種情況下,市場上對接下來煤炭進口收縮的預期進一步增強。
最后,旺季臨近電廠日耗階段性回升,貿易商捂盤推動市場上行。從6月中旬開始,沿海電廠日耗逐步回升。從往年數(shù)據(jù)來看,7月上旬,沿海電廠日耗水平將開始明顯升高,旺季預期開始升溫。由于今年上半年坑口與北方港煤炭價格持續(xù)倒掛,貿易商普遍處于浮虧狀態(tài),旺季前拋貨降價意愿較低。
因此,在旺季預期下,市場煤資源需求好轉,加上較強的看漲預期,短期價格將維持振蕩偏強的走勢。但從中期來看,沿海市場整體供求形勢不容樂觀。
一是近期西安鐵路局進一步下調了部分線路的運費,后期市場發(fā)運有望好轉。其中,曹家伙場至曹西運費從每噸224.2元調整為161.43元,下調62.77元,降幅達28%;神木西至曹西運費從每噸214.42元調整為162.96元,下調51.46元,降幅為24%;中雞至曹西運費從每噸210.94元調整為189.85元,下調21.09元,降幅為10%。運費的下調將有效改善市場發(fā)運成本倒掛情況,增加市場資源的供應。
二是環(huán)渤海港口庫存的下降并未消化,而實際轉移到了長江口市場。6月21日,長江口主要七港庫存合計808萬噸,創(chuàng)該統(tǒng)計口徑下的新高,同時電廠庫存也處于高位。6月26日,六大發(fā)電集團沿海電廠庫存合計1756萬噸,庫存可用天數(shù)為29.1天。
三是從消費端看,沿海市場日耗上行仍存較大的不確定性。5月制造業(yè)PMI跌破榮枯分界線,以及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再次下滑,都表明我國宏觀經(jīng)濟下行的壓力仍然很大,導致沿海地區(qū)的社會用電增速同比出現(xiàn)了比較明顯的下行。再加上“能源雙控”政策帶來的影響,外來電以及新能源發(fā)電對本地火電的替代增加,導致部分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的火電增速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負增長。
整體來看,目前短期市場煤供求結構的好轉,并不代表整體市場供求好轉。筆者并不認為現(xiàn)貨旺季反彈高點能達到3月底每噸640元的水平,預計在每噸610元至620元。7月中下旬,預計市場價格將再度振蕩回落。
以上是最新動力煤價格資訊,更多動力煤價格信息查詢,或想隨時把握最新動力煤價格走勢,動力煤產業(yè)動態(tài),請持續(xù)關注天賜網(wǎng)行情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