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季需求疲軟,動力煤不旺。
本周開始,北方港口動力煤市場進入下降態勢。
8月初煤炭需求有所增加,但由于高庫存和對旺季逼近尾聲的預期,沿海電廠對北方港口的采購、內陸電廠對坑口的采購力度都不足以支撐一次有效的反彈,電廠基本控制了采購節奏或者說港口價格漲跌節奏,目前處于被動降庫存階段。
今日北方港口動力煤市場穩中下行。截止8月6日,沿海六大電廠庫存合計1732.35萬噸,環比增加3.65萬噸,每日消耗68.51萬噸,環比降低0.27萬噸,電廠每日消耗呈持續下降走勢,對動力煤采購積極性放慢。目前市場整體處于一個疲軟的狀態,下游詢貨不積極,貿易商價格依照指數下浮2-5元/噸,但成交量較低。Q5500大卡煤貿易商價格圍繞在590元/噸附近上下調整,Q5000大卡煤貿易商價格圍繞在515元/噸附近上下調整,預期本周價格將以小幅下降為主。產地方面,山西晉北地區受北方港口煤價下降的傳導,部分下水煤為主的礦價格小幅下降5-10元/噸。陜蒙地區煤價漲跌互現,各礦根據自身的產銷情況進行調整,價格調整幅度多保持在10元/噸左右。
供應量持續增加
2016年以來煤炭價格持續上行,其推動在于2016年煤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之后,產量出現了顯著下降。隨著《關于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2016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煤炭工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等文件的推出,煤炭行業去產能工作展開,煤炭產量迅速壓縮,推動了煤炭價格持續上行。根據《煤炭工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的要求,化解淘汰過剩落后產能8億噸/年左右,經過減量置換和優化布局增加先進產能5億噸/年左右,到2020年煤炭產量為39億噸。
從產量來看,2016年1—12月原煤產量為33.63億噸,同比2015年下降9.4%,產量下降3.2億噸,但隨著政策從去產能調整為保供穩價之后,煤炭產量日趨回升。2017年原煤產量為34.4億噸,2018年原煤產量為35.4億噸,2019年1—6月原煤產量累計同比繼續上升2.6%。國內原煤產量穩定增加,對煤炭價格上方產生壓力,后期隨著榆林等地煤炭限產政策的放松,國內產量將持續上升趨勢。另從進口來看,國外動力煤的進口意愿持續高升。數據顯示,2019年1—6月原煤進口量為1.545億噸,累計同比增長5.67%。
火電耗煤量下降
作為和經濟周期走勢緊密的大宗商品,動力煤受宏觀經濟的影響很大。從本年度的宏觀情況來看,國內整體經濟增長速度有所下降。房地產數據顯示,1—6月房地產銷售面積累計同比增長速度下降1.8%,遠低于2018年同期3.3%的增長速度。汽車的情況顯示,1—6月汽車產量累計同比下降14.2%,連續8個月累計同比增長速度為負。
另外,宏觀需求疲軟,造成全社會用電量下降更為明顯。據統計,1—6月全社會用電量累計同比增長速度為5%,2018年同期為9.43%,其中工業用電量增長速度為2.9%,2018年同期為7.53%。在總用電量增長速度下降的同時,水電的發力造成火電發電量持續走弱。1—6月水電發電量累計同比增長速度為11.8%,2018年同期為2.9%,與之對應的是,1—6月火電發電量累計同比增長速度僅為0.2%,2018年同期為8%。火電增長速度大幅下降,造成電廠的耗煤量顯著下降。
電廠庫存偏高
目前來看,電廠的高庫存導致電廠對于港口煤炭的采購積極性下降。最新一期沿海六大發電集團煤炭庫存量為1765萬噸,2018年同期為1540萬噸,同比高出224萬噸。從港口的情況來看,最新一期長江口煤炭庫存為854萬噸,2018年同期僅為683萬噸,下游庫存持續累積。
隨著華東天氣逐步炎熱,近期電廠每日消耗有所恢復,但目前的每日消耗恢復并沒有超越季節性。月度每日消耗數據顯示,2018年7月沿海六大發電集團月度日均耗煤量為77.41萬噸,2019年7月為66.69萬噸,仍顯著低于2018年的水平。在電廠庫存無法有效消耗、每日消耗回升又非常有限的情況下,電廠對于煤炭采購的積極性回升仍待觀察。
從歷年情況看,進入七八月,火電與水電需求均達到當年高峰水平。本年度降雨量偏多,6月水電發電量增長明顯,預期七八月水電發電量持續增加,迎來峰值,某種程度上替代火電需求。往年,受到電廠提前備庫存影響,動力煤價格一般在五六月開始反彈走勢。7月中旬,六大發電集團沿海電廠煤炭庫存保持在1600萬噸附近絕對高位,由于本年度電廠庫存可用天數維持歷史高位水平,可很大程度保障高峰期需求,后期補充庫存存預期削弱,抑制需求。
全局來看,后期煤炭先進產能釋放有希望繼續加速,穩定煤炭市場供應預期,保障夏季旺季需求,下游電廠庫存維持近年來高位水平,抑制補充庫存存需求,動力煤市場呈現旺季不旺特征,延續弱勢。
以上是最新動力煤價格資訊,更多動力煤價格信息查詢,或想隨時把握最新動力煤價格走勢,動力煤產業動態,請持續關注天賜網行情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