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原油
OPEC在國際石油市場的市占率正日漸下滑,因為OPEC為了油價保持高位正刻意限制自身產能的增加。根據6月11日發布的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鑒,OPEC去年占全球石油產出的比重降到41.5%,創下2003年以來最低。同時OPEC月報將2019年對OPEC原油需求預期下調至3052萬桶/日,前值為3058萬桶/日。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OPEC原油的市場份額正滑向17年最低水平
能源分析師約翰·肯普認為,由于OPEC減產,且美國制裁伊朗和委內瑞拉,OPEC的市占率今年肯定會進一步下滑,將觸及2002年以來最低水平。如果進一步下降,那將創1990年代以來最低。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OPEC成員國在2002年至2008年間積極擴大市場份額,但在那之后OPEC的市占率便呈現下滑趨勢,未見扭轉趨勢的任何跡象。
2018年OPEC的整體產出較2008年僅增加200萬桶/日,增幅為5%,而OPEC以外產油國在這段期間的產出則是增加960萬桶/日,增幅達29%。
具體數據來看,OPEC實際上的領袖沙特增產160萬桶/日(15%),伊拉克增產220萬桶/日(90%)。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OPEC以外產油國中,加拿大增產200萬桶/日(62%);美國增產850萬桶/日(126%),主要是陸上頁巖油產量增加。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自1990年代以來,沙特在全球原油產量中所占份額一直保持穩定,但受戰爭、制裁、動亂和管理不善影響,OPEC其他很多成員國的市場份額都有下降,比如近期處于風口浪尖的伊朗原油。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沙特優先保護油價和優先保護市場份額交替進行的模式不可持續
20世紀90年代,沙特成為OPEC無可爭議的領袖,此前戰爭和制裁導致伊朗和伊拉克的石油生產陷入癱瘓,而尼日利亞、利比亞和委內瑞拉的石油產量則受到腐敗、管理不善和動亂的影響。
沙特的目標一直是將短期出口收入最大化,前提是不需要危及其長期市場地位,并維護其與美國的外交關系。在實踐中,沙特在優先保護油價(以犧牲市場份額為代價)和優先保護市場份額(以犧牲油價為代價)之間交替進行。
近年來,美國對伊朗的制裁限制其原油出口,倒是幫了沙特的忙,緩解了它的兩難處境。伊朗等產油國遭制裁,使得沙特有余力保住油價而又不致于犧牲太多市場份額。
不過這一策略的局限性如今越發明顯,即便伊朗和委內瑞拉幾乎已完全被擠出市場,油價也難以上漲。但是2014年OPEC大幅增產以保證市場份額卻令油價的跌破30美元的慘痛教訓又使得OPEC不敢輕易的增產。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油價和市場份額的長期趨勢不利于沙特,令該國政府要實現社會和經濟轉型的雄心壯志復雜化。
美國頁巖油擠壓了OPEC市場份額,并削弱了OPEC減產的努力
沙特和OPEC減產和推高油價的舉措,使得美國頁巖油企業和其他非OPEC產油國成為最大受益者。
沙特減產舉措維持了較高的油價,更助燃了美國2011-2014年和2017-2018年的這兩波頁巖油的榮景。
據BP能源展望,沙特在2018年前六個月繼續限制產量,最終全年產量僅增加40萬桶/日,美國產量則增長了220萬桶/日。
與之相比,在2015-2016年沙特最近一次放棄維護油價的策略轉而去爭奪市場份額時,該國產量增長了40萬桶/日,而美國頁巖油產量則減少了43.3萬桶/日。但是代價卻是油價跌破30美元
中期來看,沙特限制產量以提振油價的戰略是不可持續的,這樣做向頁巖油和非OPEC產油國讓出了太多的市場份額。俄羅斯已經表達了對高油價和市場份額丟失這種長期后果的擔憂。
匯通網認為,短期來看,面對全球成長和需求放緩,沙特決策者仍將專注于如何扭轉庫存重新上升而油價大跌的局面。
但中期而言,如果沙特想保持油市的主導地位,就不得不調整其價格目標,重新關注市場份額。隨著沙特預算平衡的目標從80美元/桶下調,沙特將會為增產提供空間,這將會使得油價下跌。
以上是最新原油價格資訊,更多原油價格信息查詢,或想隨時把握最新原油價格走勢,原油產業動態,請持續關注天賜網行情中心。
OPEC在國際石油市場的市占率正日漸下滑,因為OPEC為了油價保持高位正刻意限制自身產能的增加。根據6月11日發布的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鑒,OPEC去年占全球石油產出的比重降到41.5%,創下2003年以來最低。同時OPEC月報將2019年對OPEC原油需求預期下調至3052萬桶/日,前值為3058萬桶/日。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OPEC原油的市場份額正滑向17年最低水平
能源分析師約翰·肯普認為,由于OPEC減產,且美國制裁伊朗和委內瑞拉,OPEC的市占率今年肯定會進一步下滑,將觸及2002年以來最低水平。如果進一步下降,那將創1990年代以來最低。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OPEC成員國在2002年至2008年間積極擴大市場份額,但在那之后OPEC的市占率便呈現下滑趨勢,未見扭轉趨勢的任何跡象。
2018年OPEC的整體產出較2008年僅增加200萬桶/日,增幅為5%,而OPEC以外產油國在這段期間的產出則是增加960萬桶/日,增幅達29%。
具體數據來看,OPEC實際上的領袖沙特增產160萬桶/日(15%),伊拉克增產220萬桶/日(90%)。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OPEC以外產油國中,加拿大增產200萬桶/日(62%);美國增產850萬桶/日(126%),主要是陸上頁巖油產量增加。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自1990年代以來,沙特在全球原油產量中所占份額一直保持穩定,但受戰爭、制裁、動亂和管理不善影響,OPEC其他很多成員國的市場份額都有下降,比如近期處于風口浪尖的伊朗原油。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沙特優先保護油價和優先保護市場份額交替進行的模式不可持續
20世紀90年代,沙特成為OPEC無可爭議的領袖,此前戰爭和制裁導致伊朗和伊拉克的石油生產陷入癱瘓,而尼日利亞、利比亞和委內瑞拉的石油產量則受到腐敗、管理不善和動亂的影響。
沙特的目標一直是將短期出口收入最大化,前提是不需要危及其長期市場地位,并維護其與美國的外交關系。在實踐中,沙特在優先保護油價(以犧牲市場份額為代價)和優先保護市場份額(以犧牲油價為代價)之間交替進行。
近年來,美國對伊朗的制裁限制其原油出口,倒是幫了沙特的忙,緩解了它的兩難處境。伊朗等產油國遭制裁,使得沙特有余力保住油價而又不致于犧牲太多市場份額。
不過這一策略的局限性如今越發明顯,即便伊朗和委內瑞拉幾乎已完全被擠出市場,油價也難以上漲。但是2014年OPEC大幅增產以保證市場份額卻令油價的跌破30美元的慘痛教訓又使得OPEC不敢輕易的增產。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油價和市場份額的長期趨勢不利于沙特,令該國政府要實現社會和經濟轉型的雄心壯志復雜化。
美國頁巖油擠壓了OPEC市場份額,并削弱了OPEC減產的努力
沙特和OPEC減產和推高油價的舉措,使得美國頁巖油企業和其他非OPEC產油國成為最大受益者。
沙特減產舉措維持了較高的油價,更助燃了美國2011-2014年和2017-2018年的這兩波頁巖油的榮景。
據BP能源展望,沙特在2018年前六個月繼續限制產量,最終全年產量僅增加40萬桶/日,美國產量則增長了220萬桶/日。
與之相比,在2015-2016年沙特最近一次放棄維護油價的策略轉而去爭奪市場份額時,該國產量增長了40萬桶/日,而美國頁巖油產量則減少了43.3萬桶/日。但是代價卻是油價跌破30美元
中期來看,沙特限制產量以提振油價的戰略是不可持續的,這樣做向頁巖油和非OPEC產油國讓出了太多的市場份額。俄羅斯已經表達了對高油價和市場份額丟失這種長期后果的擔憂。
匯通網認為,短期來看,面對全球成長和需求放緩,沙特決策者仍將專注于如何扭轉庫存重新上升而油價大跌的局面。
但中期而言,如果沙特想保持油市的主導地位,就不得不調整其價格目標,重新關注市場份額。隨著沙特預算平衡的目標從80美元/桶下調,沙特將會為增產提供空間,這將會使得油價下跌。
以上是最新原油價格資訊,更多原油價格信息查詢,或想隨時把握最新原油價格走勢,原油產業動態,請持續關注天賜網行情中心。

【免責聲明】天賜網對以上發布之所有信息,力爭可靠、準確及全面,但不對其精確性及完整性做出保證,僅供參考。您于此接受并承認信賴任何信息所生之風險應自行承擔,天賜網不承擔任何責任。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