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度的夏天格外炎熱,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的數據顯示,2019年6月已成為140年來(從1880年NOAA開始記載溫度算起)最熱的6月,而7月高溫更是繼續肆虐。原油市場的7月同樣熱鬧非凡,上半月在颶風季的基礎上疊加了中東地緣政治動蕩等因素,可謂炒作題材持續。通常在這樣的背景下油價容易出現大調整,但非常“有趣”的是隨著時間推移,油價最近表現得卻越來越“意興闌珊”,油價日內亞歐交易時段和美國交易時段的跌宕起伏,更多是資金的短線觀點。
A供應端持續壓力改善
在颶風影響下,7月第三周,美國原油產量高幅回落70萬桶/天至1130萬桶/天,原油庫存同時大幅回落1083萬桶/天,回落幅度遠超預計,數據顯示,本年度的降低庫存存速度為近5年的最高值。
美國石油鉆機數量本年度以來下降了11%,根據歷史經驗,鉆機數下降對應原油產量的變化一般會滯后3個月左右,縱然有技術進步和效率提高的因素,從前7個月表現來看本年度美國國內產量增幅不及預計已經基本坐實,EIA等機構也均對美國原油產量增長速度數據有所下調,這個市場原本擔心的供應端主要不利因素的改善可以說是油價走強的一個潛在利好因素。但目前來看市場反應平平,雖然到年底還有5個月時間,變數還在,還需要時間來證偽,但顯然市場主要擔心的重點不在此。
對待非美市場來講,在OPEC+延續減產的大基調下,相關原油輸出國供應端主動減產,而制裁背景下伊朗原油產量也在持續減少,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OPEC原油產量累計下降255萬桶/天。
可以說無論主動減產還是被動減產,這些主要的原油輸出國試圖經過自身的全力來重新平衡油市供需,穩住油價,甚至讓油價恢復強大。
特別是沙特全力協調OPEC成員各方統一,自己更是以身作則將產量下調到了2015年以來的低位——973萬桶/天。但是現實情況卻讓這些國家難以滿意,甚至有些失望,如果這樣的全力還不能推動油價,那還有聯手減產的必要嗎?

圖為美國原油產量變化
B需求端表現乏力
在供應端如此配合的基礎上,這本該是一個理當積極唱多的局面,但從基金凈多持倉變化來看,顯然市場的主流機構并不這么想,在油價7月振蕩反彈階段,基金為代表的專業機構并沒有積極增倉,這雖然不代表資金大幅看空后市,但顯然持倉結構增減不定,以及相對待目前位置的油價基金凈多持倉明顯低于歷史相同油價時的位置,均顯示資金當下觀點猶豫,對后期市場表現持謹慎態度。
基金對油價后期走勢觀點謹慎的核心影響因素是對需求端的焦慮。最新一期的歐元區和美國制造業PMI數據表現較差,上周末連續多個國家執行降息,而本周美聯儲是不是執行降息更是世界金融市場屏息的重大事件,世界央行都在降息影響經濟發展更證實了需求端的不振。7月18日,IEA將2019年世界原油需求增長速度預計下調至110萬桶/天,而且表示如果世界經濟進一步疲軟,其可能會再次下調這一預計。而就在去年年底,IEA還預計2019年石油需求將增長150萬桶/天,但本年度6月,該機構將增長預計下調至120萬桶/日,現在又降至110萬桶/天。這也讓世界原油需求增長速度連續4年超過140萬桶/天的紀錄被中斷。
需求增量降幅如此明顯,其中至關重要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中國的原油需求開始降速,雖然從需求方面來看,隨著大煉化項目標開工投產,中國原油加工量方面仍然保持著比較快速的增長,6月原油加工量再創歷史新高達到1307萬桶/天,而且下半年另一千萬噸級一體化煉廠浙江石化的投產,令中國的原油進口量以及煉油輸入仍有進一步增長的空間,但還是有個需要我們注意的數據就是本年度上半年中國原油進口增量雖然仍有57萬桶/天,但這已經是4年來增長最少的一年。這是2015年中國放開原油進口權之后的最小年度增量,中國原油需求增量很可能在2019年大煉化全線上馬之后缺少新的增長點從而進入降速期。
另外就是印度,這個在原油需求端增長方面貢獻度僅次于中國和美國的重要國家,在6月也出現了原油需求回落的跡象。6月的數據顯示,印度的原油進口量和加工量均呈現回落的情況。印度成品油出口量一直高居不下,總成品油出口占比在高的月份可以達到30%以上,特別是汽油出口可以達到50%以上。可是分析其最近的數據,可以發現,隨著亞太地區總體的產能過剩以及需求增長速度放慢,印度的成品油出口量在持續地回落,這也倒逼煉廠持續降低開工率,減少原油加工量。而且印度經濟也開始顯示出潛力不足的跡象,這為市場寄予厚望的原油需求增長速度進一步增長了不穩定性。

圖為WTI基金凈多頭持倉變化

圖為BRENT基金凈多頭持倉變化
C地緣政治動蕩為市場注入更大不穩定性
此前中東局勢有所緩解,伊核協議各方7月28日在奧地利維也納緊急碰頭后,伊朗稱將全面配合留在協議內,協商內容包括伊朗扣押英國油輪及違反伊核協議的系列舉動。伊朗核問題高級談判代表AbbasAraqchi表示:“會議氣氛具備建設性,討論進行得很好。我不能說我們解決了所有的問題,我能說各方做出了很多承諾!
舉行會議主要是因為7月以來隨著英美多次扣押伊朗的油輪之后,雙方的博弈就進入到白熱化階段,隨后伊朗也扣押英國的油輪用來報復。業內專家分析,油輪事件是英美給伊朗設置的一個圈套,目標是名正言順地推行霍爾木茲海峽護航聯盟,目前這個聯盟的雛形已經基本形成。一旦所謂的護航編隊落實就是對伊朗的海峽實施封鎖,徹底阻斷伊朗原油的出口,因而圍繞伊朗制裁展開的各種事件的背后是各方力量的反復博弈,而這也為中東的地緣政治動蕩注入了非常多的不穩定性,即存在對立沖突升級可能,也更有可能是漫長的角力過程。
在沒有出現實質性的惡化,如全面封鎖霍爾木茲海峽或者伊朗制裁升級為戰爭,繼而引發原油供應中斷的情況下,大部分資金更愿意站在場外觀望,而不是去押注沖突升級引發油價飆升的可能性,這本身就是一種觀點的表達:資金可能判斷油價存在破位回落的可能,也可能橫盤振蕩,但油價大漲可能性最低。
(作者單位:海通期貨)
以上是最新原油價格資訊,更多原油價格信息查詢,或想隨時把握最新原油價格走勢,原油產業動態,請持續關注天賜網行情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