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榮耀總裁趙明正式宣布新品類“智慧屏”,不是電視而是電視的將來,榮耀會像做手機一樣來做智慧屏,成為家庭的智慧中心。新品將在8月上旬正式發布。
在此之前,華為和榮耀一直強調不會做傳統電視,這次祭出的智慧屏和傳統電視有什么本質不一樣?智慧到底體現在哪里?會對電視行業產生怎樣的影響和沖擊?發布會后,趙明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對諸多問題做了一一闡述。
趙明透露,其實在2015年甚至更早的時候,華為和榮耀就在研發電視行業,包括試水的榮耀酷開,公司內部也在一直推動和探索大屏和電視行業如何發展。華為有電視新品、圖像芯片等關鍵硬件基礎,也有軟件、操作系統方面的基礎,更要考慮對產業的價值、影響和沖擊。
其實,華為內部對待能否進入電視范圍也是有爭議的,但進去之后不能把“紅海”市場殺成“血海”,否則行業會越做越小、越來越缺乏創新,一定要用創新讓行業和煥發生機,用科技帶領傳統行業進行產品定義、創新、體驗上的突破,這才是智慧屏這個品類的初衷。
趙明在采訪中一再強調,如果要買傳統電視,現在已經有特別多非常好的產品,而榮耀不會在電視品類上做傳統的電視,要做的是智慧屏,也就是電視的未來,同時榮耀已經和行業做了很多溝通,愿意與行業共享,帶領行業往下一步智慧屏演進。
那么到底何為智慧屏?
趙明解釋說,第一,也是非常關鍵的,在內容上更多地與供應商合作,因為榮耀自己不做內容;
二是在整個產品設計中以用戶體驗為中心,減少對用戶感知的影響;
三是承載技術中心、信息處理、交互中心、信息共享等方面的智能,在操作系統方面不斷升級和演進,這也是核心能力和要素之一。
至于智慧屏會不會使用鴻蒙系統,趙明沒有正面回答,只說了句“大家允許想象一下”。
對于智慧屏品類的銷售量,趙明稱是沒有硬性需求的,而是要給電視產業賦能,給行業帶來增值和變動,讓消費者重新認識產品的價值。
“智慧屏”這個名字是怎么來的?趙明解釋說之前還有一些備選的名字,比如“智慧大屏”、“智屏”等等,但有的已經被人注冊了,也和行業合作伙伴進行了溝通,向商標注冊申請機構進行申請,最后“智慧屏”是榮耀率先注冊獲準的,同時它也能代表未來人工智能與大屏發展的態勢和方向,所涵蓋的理念也能支撐未來的演進和發展。
關于當前智能電視開機率還不到30%,如何將用戶拉回來的問題,趙明表示最先還是靠體驗,大屏在視野、畫質、音質、家庭位置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地方,而智慧屏要講這些優勢再放大,核心還是科技與創新,讓電視的魅力重新變得不可抗拒或者隨處可及。
趙明還表示,在單個產品型號上的投入,某種程度上可能比一個公司總體電視品類上的投入還要大。
趙明強調,今日“智慧屏”的誕生還只是個開始,定義也不單僅局限于今天說的,就像智能手機當初和承載的功能完全不一樣,接下來的研發者大會上會有更多信息分享,8月份余承東則會給出更深入的細節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