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外匯管理局7月8日公布的最新外匯儲備規模數據顯示,2019年6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較5月末上升182億美元,升幅為0.6%。
國家外匯管理局新聞發言人、總經濟師王春英表示,6月,受全球貿易局勢、主要國家央行貨幣政策等因素影響,美元指數下挫,國際金融市場資產價格上漲。匯率折算和資產價格變化等因素共同作用,外匯儲備規模有所上升。
中金所研發院首席經濟學家趙慶明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也表示,外匯儲備規模上升主要還是受到匯率折算和資產價格因素影響。匯率折算方面,6月非美貨幣對美元匯率基本都是上漲,特別是歐元對美元的漲幅接近2%,漲幅特別可觀。“根據估算,非美貨幣匯率上漲因素可能貢獻了不低于150億美元左右的外儲賬面收益。”他說。資產價格方面,部分國家中央銀行加入降息行列,市場對待美聯儲將降息的預期也愈強化烈,這種狀況下,美國和其他一些國家的債券價格明顯上漲,也助力了外匯儲備規模的上漲。
王春英表示,往前看,國際經濟金融形勢仍然錯綜復雜,但我國將持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積極落實全方位對外開放舉措,經濟增加的韌性和可持續性將進一步增強。這些都會為我國外匯市場穩定提供有力支撐,從而為外匯儲備規模保持總體穩定提供堅實基礎。趙慶明也表示,未來一段時間,外匯儲備規模整體仍會維持在較為穩定的水平上,上下調整也不會很大。(來源:經濟參考報)
【免責聲明】天賜網對以上發布之所有信息,力爭可靠、準確及全面,但不對其精確性及完整性做出保證,僅供參考。您于此接受并承認信賴任何信息所生之風險應自行承擔,天賜網不承擔任何責任。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