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記者從12月18日農業農村部的新聞通氣會得悉,2019年我國水稻、玉米、小麥三大糧食作物化肥利用率為39.2%,比2017年提升1.4個百分點、比2015年提升4個百分點;農藥利用率為39.8%,比2017年提升1.0個百分點、比2015年提升3.2個百分點。
你或將說,這和我有啥關系?1.4%,1.0%,看上去也沒啥嘛。
錯了!
就這么1.4%、1%的提升,即可節約十幾億元,省出65萬噸煤或者45萬立方米的天然氣,還能讓你吃的米飯、包子、餃子、面條、老玉米還能口、更放心,你說關系大不大?
00:44
化肥農藥利用率提升有什么好處?
效益超乎你想象
我國是化肥農藥使用大國,提升兩率可以說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事。
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司長潘文博說明,化肥農藥利用率提升經濟生態效益顯著。
一是節本增效。據專家估算,化肥利用率提升1.4個百分點,等于減少尿素用量70萬噸(實物量),減少生產投入約14億元。農藥利用率提升1.0個百分點,等于減少農藥消耗量近3萬噸(實物量),減少生產投入約17億元。
二是提質增效。通過開展化肥農藥消耗量零增長行動,減少化肥農藥用量的同時,提升了作物件質,創響了綠色品牌,提升了產品附加值。
三是減排增效;世寐侍嵘1.4個百分點,減少的化肥投入等于節約65萬噸燃煤或45萬立方米天然氣。農藥投入的減少也利于節能和資源節約。
這些數據到底怎么估算出來的?
2015年以來,農業農村部根據中央部署,堅持“一控兩減三基本”目標,深入開展化肥農藥消耗量零增長行動。2017年,農業農村部組織專家對化肥和農藥利用率進行估算,兩率明顯提升,并首次向社會發布。根據每兩年發布機制,今年又進行了估算,近兩年,化肥和農藥利用率又持續提升。
這些數據是怎么得出來的?是否有代表性?潘文博說明,化肥農藥利用率估算科學嚴謹。農業農村部參考國際通行做法,并根據我國農業生產特點和化肥農藥使用實際,組織專家科學設計了估算方法。
第一步,要精心制定估算方案。在總結前幾年工作的基礎上,農業農村部制定《三大糧食作物化肥利用率估算規范》《農藥利用率測試與評價實施方案》,規范估算方法和內容。
第二步,系統整理分析數據。分地區、分作物安排1000多個化肥利用率田間試驗,開展12000組三大糧食作物不同生育期農藥利用率實地測試,隨機調查近5.5萬戶農戶和2200多個專業化服務組織,整理匯總大量數據。
第三步,科學估算,會商評價。在數據分析的基礎上,還要合理確定關鍵因子權重,利用數學模型科學估算,由院士領銜,作物營養、植物保護領域的專家組充分論證。
總之,化肥農藥利用率的估算是一個涵蓋環節多、影響因素復雜的系統工程,技術要求高。
拿農藥利用率估算來說,根據我國農藥施用特點,綜合考慮了噴霧方法、農藥劑型、制劑(助劑)、作物類別、施藥時期等多重原因的影響,建立模型進行估算?紤]的因素比較全面,估算的方法是科學的,結果也是可信的。
拿化肥來說,不單專門制定了估算規范,統一估算方法,還在此基礎上,根據水肥一體化、機械施肥、高效新一代肥料應用等因素,科學確定了影響因子權重,保證估算結果更科學。
我們和歐美國家是否還有差距?怎么提升?
近年來,我國化肥農藥利用率持續提升,但與歐美等發達國家相比,仍然有差距。下一步我們怎樣繼續提升?
推動化肥農藥減量增效是一項長期任務,也是在實踐中持續提升的流程。潘文博表示,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圍繞質量興農、綠色興農,深入推動化肥農藥減量增效,因地制宜,創新機制,強化措施,持續推動,保證實現到2020年化肥農藥利用率達到40%的目標。
一是加力推動集成創新。以糧食主產區、園藝作物優勢產區和設施蔬菜集中產區為重點,集成推廣側深施肥、種肥同播、機械深施、適期施肥、水肥一體化等技術。應用農業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綠色防控技術,推動統防統治與綠色防控融合。
二是加力推廣新產品新機具。重點研發高效緩釋肥料、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生物肥料、生物農藥等新一代產品;積極推廣先進施肥施藥機械,加快替代落后機械。
三是加力推動機制創新。加快培育一批有技術、有實力的社會化服務組織,開展統配統施、統防統治服務。引導大型農資企業開展農化服務,共建化肥農藥減量增效示范基地。探索農村合作金融、農業租賃金融、農業信貸保險等服務創新,助力化肥農藥消耗量零增長行動開展。
以上是最新化肥價格資訊,更多化肥價格信息查詢,或想隨時把握最新化肥價格走勢,化肥產業動態,請持續關注天賜網行情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