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7日,由中國磷復肥工業協會和中國農業生產原料流通協會主辦的第二十屆國產高濃度磷復肥產銷會“綠色與發展 創新與求變”論壇分論壇??“市場分析論壇”在山東青島召開,本次分論壇以“覺知變化把脈市場”為主題,肥料研發、生產、經銷、使用等相關單位共800余人參與了會議。
Andrea Valentini作了《全球化肥及原料市場點評及展望》的報告。報告分析了全球化肥市場及中短期市場情況,預期全球尿素產能增加主要聚集在尼日利亞、印度、中亞俄羅斯、東南亞、伊朗及埃及,中國隨著關停減慢,產能仍將延續減少。報告認為全球磷肥市場更加區域化,中國磷肥行業整合,產能長期可能趨于下降;鉀肥方面由于新建項目產能增加,盡管有項目關停,未來鉀肥市場供應過剩量將會日趨持續增長。
另外,Andrea Valentini在報告中還特別提示,IMO(國際海事組織)針對船舶燃油脫硫的新規將于2020年正式施行。根據新規要求,貨運船舶燃油原料需由含硫量相當高的重質酸油改為含硫量低于0.5%的輕質甜油,或在貨船上加裝價格高昂的脫硫塔裝置,勢必導致海運成本的顯著升高,尤其是對FOB價格影響較大。
王蓓分析了全球鉀肥進出口情況,她指出,全球鉀肥進出口量5349萬噸,巴西、中國、印度、東南亞占全部鉀肥進口量的60%。中國鉀肥年需求在1500-1600萬噸左右,自給率55%。受農產品價格下降、環保督查力度加大、氮磷肥產品價格持續下行的影響,預期國內鉀肥需求有所回落。
針對今年鉀肥價格單邊下行,少有震蕩,貿易商大范圍虧損的情況,王蓓分析認為,zui重要的因素是供應量的快速增長。據數據統計,2019年1-9月,我國共進口鉀肥765.3萬噸,較上年同期增加209萬噸。預期全年進口800萬-830萬噸左右,同比增長55萬-85萬噸。2019年1-8月份,國產鉀肥折純(K2O)468.9萬噸,實物量預期750萬-800萬噸,是所有肥種中增長幅度量zui高的。
王蓓表示,從鉀肥角度來看冬儲行情走勢,應重點關注以下幾點:第一,宏觀經濟態勢,現階段經濟增長速度放緩,中美貿易戰及人民幣匯率調整導致貿易成本增加,應注意國際新增產量及巴西、印度、美國、東南亞等主要市場的變化;第二,港口庫存情況,特別要注意保稅貨與進口庫存的區別,及其庫存產品的結構,例如東北今年鉀肥庫存40萬噸,其中大顆粒僅24萬噸,需求缺口較大,另外紅粉、白晶庫存比重也較低;第三,到貨情況,預期10月以后,可貿易的供應不再增加,進口鉀肥進入單向消庫的階段,短期到貨不再增加;第四,今年進口鉀肥大談判開展不順利,未簽訂長協合同,預期到2020年春節前后將重新開啟談判,因此應關注陸運進口及海運進口的時機與價格。
蔣華回顧了2018年7月開始到2019年10月以來的市場情況,從供需、政策、原料成本方方面面進行了分析,并且對接下來全球磷肥產能變化、價格情況進行了預期。他表示,現階段中國重要的磷肥企業正在以更加認真負責的態度和行動進行供應側結構改革。從2016年底到目前,市場已經歷經了又一個輪回,現階段的磷肥價格是所有廠家都難以接受的,當前或許會成為一個新的起點。
毛國斌圍繞價格、產業升級、農需變化和工業尿素需求、國際尿素供求、期貨上市、今冬明春走勢七個方面詳細分析了氮肥行業運轉情況與2020年春季市場預期情況。他指出,現階段國內尿素供求相對平衡,供略過于求,國際市場仍有少量缺口。現階段尿素銷售價已接近固定床和西南天然氣成本,今冬明春需求比較穩定,工需已部分復蘇,農需有望稍有增長。同時他還表示,尿素市場永遠處于變化中,后期尿素價格走勢關鍵在于國內開工率和出口情況,業內人士應及時予以關注。
李玉曉從行業發展的現狀、環境、預期進行了分析,他認為,未來國內畝均化肥用量將會減少,主要是畝均單質肥用量下降,但是畝均復合肥用量仍有提高空間,對復合肥的需求有望持續增長,作物專用肥需求持續增加,“有提質增效功能”的復合肥將擴張新市場。市場方面,面對2020年變化多端的市場行情,無論大、中、小型企業,應對方針將轉變為硬性對接能力,將考驗企業的真正實力,復合肥行業洗牌繼續加速速度,將面臨史無前例的挑戰。
本次論壇對氮、磷、鉀、復合肥各肥種的國際、國內行情走勢進行了深入分析,為冬儲價格的制定及企業采購、貿易策略給出了科學的指導與建議,為冬儲及來年春耕的化肥市場態勢指明了方向。
以上是最新化肥價格資訊,更多化肥價格信息查詢,或想隨時把握最新化肥價格走勢,化肥產業動態,請持續關注天賜網行情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