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消息,國內商品期貨日盤收盤整體漲跌參半,受國際油價上漲影響,原油期貨上漲幅度明顯,SC原油主力合約一度升近4%。分析表示,原油交易者似乎低估了中東的風險溢價,霍爾木茲海峽等地頻繁發生的各種油輪事件值得引起重視。
截止日盤收盤,行情表現如下:
【推薦閱讀】
原油后期市場偏弱
沙特油田遇襲后,油價快速上漲后又逐步回落,我們認為這是市場回歸基本面的表現,后期大機率仍將以回落為主。
常年供應增加
短時間來看,供應確實出現一定缺口。首先,沙特油田遇襲事件影響了沙特9月的原油產量,按照路透社的調研數據,沙特9月日產量在量905萬桶,較8月降低70萬桶。再者,利比亞、尼日利亞和厄瓜多爾三個OPEC國家由于油田檢修等因素共計損耗產能約20萬桶/日。再次,美國由于海運費上漲或存在囤積原油等候出口的情況,短期原油供應出現降低。但常年看,沙特產能已經恢復至1130萬桶/日,俄羅斯也表態有能力在三個月內起動50萬桶/日的閑置產能,美國方面在打通石油輸送管道及VCLL港口裝卸能力后一定會繼續強化頁巖油的出口,在年底前供應大機率依然有個增加的過程。
需求繼續走勢偏弱
今年以來,世界宏觀數據以及各大石油協會的預期均顯示原油需求增長速度在持續回落。EIAzui新報告下調2019年世界原油需求增長幅度11萬桶/日,至同比增長89萬桶/日。10月9日,世界銀行公開zui新的世界經濟預計報告,將2019年世界經濟GDP增長速度預計值從2.6%降低至2.5%。美國方面,9月PMI為47.8,是2009年6月以來zui低水平,消費者信心指數報125.1,不及預期的134.1和前值134.2。印度方面,汽車銷售量在3月達到頂峰40萬輛后持續回落,8月只有24.8萬輛。中國方面,盡管前8個月進口增長速度保持在10%左右,但考慮到四季度經濟依然承壓以及大型煉廠投入生產完成,未來原油進口大機率降速。夏季出行高峰完成,季節性需求有所削弱,而冬季取暖季還有2—3月的時間以及取暖用油更多被天然氣取代,我們認為未來需求將繼續走勢偏弱。
價格差距結構改變
由于國際原油市場以布倫特為基準價,上海SC油價相當于中東油價加上運費的到岸價,WTI則是需要減去北美到歐洲運費的離岸價,因此國際船運價格的上漲會拉動上海SC油價以及抑制WTI油價。進入9月,沙特油田遇襲以及連續的油輪襲擊事件導致運費開始大幅上漲,最近在美國制裁中遠航運子公司的帶動下,BDTI指數飆升至1442,一個月內上漲幅度達到116%。通俗的說一艘VLCC油輪,從北美到歐洲運費從2.5美元/桶漲至5美元/桶,從中東到中國的運費從1.5美元/桶漲至3美元/桶。布倫特與WTI和上海SC的價格差距基本體現了這種運費的上漲。
從歷史情況看,當前的BDTI指數已經是2007年以來高點,zui近10年也經常有這種脈沖式的上漲,我們預期運費在地緣擾動放緩以及短期需求支撐過去后會快速回落,此時布局布倫特-WTI和布倫特-SC的價格差距縮窄套利是比較合適的。
綜上所述,基本面決定了油價后期市場偏弱,同時由于運費因素,三地油價間存在很好的套利機會。(來源:期貨日報)
以上是最新原油價格資訊,更多原油價格信息查詢,或想隨時把握最新原油價格走勢,原油產業動態,請持續關注天賜網行情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