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2018年初起,中國進口廢紙政策的改變已經影響了本土瓦楞紙包裝的增長。同時,也影響了世界廢紙的貿易流,出口目標國從中國移向印度和東南亞地區。
2020年底有可能實施的進口廢紙禁令將對造紙業形成新的沖擊。進口廢紙禁令將增長國產廢紙的需求,并且激勵行業內的公司強化國內的紙業再生循環。為了獲取國內外穩定的纖維原材料供給,中國的包裝企業在紙漿,成紙和再循環的各個產業鏈環節都非常活躍。
最新發布的荷蘭合作銀行題為“中國廢紙市場的未卜前景”的研發報告分析了中國廢紙政策對市場和企業策略的影響。
報告指出,中國在持續地減少對進口廢紙的依賴,中國的紙業包裝公司正積極地采取各種戰略以保證國內外穩定的纖維原材料供給。
針對中國廢紙政策對市場的影響,報告指出,在過去的幾年里,中國的廢紙政策已引起國際廢紙,紙類包裝及再循環市場的震蕩。 2020年底有可能實施的固體垃圾的全面進口禁令,將引起新一波震蕩。另外,2018年的中美貿易摩擦也給世界市場帶來挑戰。
荷蘭合作銀行資深農業食品產業鏈分析師Natasha Valeeva表示: “這些震蕩將增長國產廢紙的需求,并且激勵行業內的公司強化國內的紙業再生循環。縱然如此,廢紙的供給短時間內仍將不足。進口再生紙漿和集裝箱板將繼續填補目前再生紙的缺口。”
報告中還指出,廢紙貿易流將繼續重組。自2016年起,廢紙進口額度就以每年30%的速度遞減。
“考慮到 2020年底中國將‘永久禁止固體垃圾的進口’,我們認為這樣的趨勢將會持續下去”。荷蘭合作銀行上海分行食品農業產業鏈分析師萬慧表示。
報告稱,由于廢紙進口額度持續減少,中國的主要生產廠家正日漸依賴于國內廢紙供給。因而,國內廢紙價格提升,造成短期利潤壓力。同時,這也激發國內企業繼續研發廢紙的供應量。這對于生態環境有著積極的作用。
Valeeva表示:“中國的進口禁令迫使像美國和歐洲這樣的廢紙出口國務必設法在本土消化過剩的出口量。由于新市場的成長機會有限,這些國家需要對創新的 ‘高品質’再循環基礎設施加強投資。”
報告還指出,中國正日益減少對進口廢紙的依賴。“在中國,再循環已成為供應鏈的新重點。再循環的企業正積極地與政府合作研發全國范圍內的再循環系統。特別是下游的企業更著重強化再循環業務。”
萬慧認為:“有了這些支持, 本土企業有望在 2019年和 2020 年每年增長 3-4%的廢紙市場份額。為了應對市場變化, 中國的造紙企業正積極地采取各種短期和長期策略,他們積極地干預中國及海外的紙漿,成紙及再循環產業鏈,以保證纖維原材料的供給。這也對海外市場造成一定影響。”
以上是最新廢紙價格資訊,更多廢紙價格信息查詢,或想隨時把握最新廢紙價格走勢,廢紙產業動態,請持續關注天賜網行情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