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半年,我國主要油料油脂供給整體充裕。受中美貿易摩擦升溫影響,上半年我國大豆進口明顯減少,但棕櫚油、豆油、菜籽油等油脂替代性進口則快速增長,補充了國內油脂銷售。海關統計顯示,1-4月份,我國累計進口大豆2439.1萬噸,同比減7.9%。用來大豆進口減少的替代,我國進口食用植物油同比大幅增加,增幅達到41.0%。其中,棕櫚油進口同比增加了34.2%,豆油、菜籽油進口同比增加了2.3倍和30.6%。近期油菜籽進口大幅增加。受我國取消加拿大主要貿易商油菜籽進口許可的影響,國內貿易商在政策出臺前強化了加拿大油菜籽采買量,1-4月我國累計進口到港油菜籽151.6萬噸,同比增幅達到20.8%。國內油料生產方面,在上年收購價格和比較效益相對較高的激勵下,國產油菜生產略有恢復,加之主產區氣候適宜,國內油菜籽產量同比略增。
受油脂和油菜籽進口短期內大量增加以及國內油菜籽產量增加影響,國產油菜籽價格明顯下挫。2019年1-6月份,國產油菜籽收購價格從每噸5200元跌至4909元,跌幅5.6%。近期國內新菜籽已陸續上市,主產省收購價格與上年同期相比跌幅均超過5%。其中,四川省油菜籽價格每斤2.6元左右,湖北、湖南等主產省油菜籽價格均維持在每斤2.45元左右。盡管油菜籽價格下跌,但內外價差仍保持高企。上半年國產油菜籽均價比加拿大油菜籽到港稅后均價每斤高0.8元。
預期下半年,國內外油料油脂供需形勢以及貿易環境將繼續影響我國油菜籽價格走勢,國產油菜籽價格有望震蕩上漲。一是下半年油脂加工和消費有望增加,國產菜籽油的消費需求有望穩中有增,有利于支撐國產油菜籽壓榨需求和價格。二是油菜籽供給缺口漸漸明顯。5月份以來,受進口許可取消影響,我國自加拿大進口油菜籽規模顯著縮減,到港船期預期大幅縮減。2019年6月中國農產品供需形勢分析報告顯示,2018/19年度中國油菜籽進口規模預計比上年度縮減150萬噸,油菜籽缺口難以在短期內有效補充,油菜籽供給總體趨緊。三是全球油菜籽產量預期同比下降,有利于帶動國內外油菜籽價格有所回升。
國內外油料油脂貿易環境變化背景下,全球油料油脂貿易風險加劇。油菜是我國主要的油料作物,也是保證食用植物油自給率的重要原料來源,油菜產業發展關乎我國油料產業可可持續發展和食用植物油供給安全。現階段我國油菜產業發展仍存在很大短板,突出體現在生產成本總體偏高、產業競爭力相對不足;產品附加值研究不足,產業綜合效益不高;進口來源高度集中,產業發展風險較大等。綜合考慮國內產業發展現狀、形勢以及日益復雜多變的全球貿易營商環境,加大國內產業政策支持力度,鼓勵產業實施差異化發展戰略和探索有效益發展模式,統籌運用好國內和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是確保我國油菜產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從國內市場供給和產業發展視角來看,自2015年我國取消油菜籽臨時收儲政策以來,對油菜產業的支持政策趨于減少,目前僅有糧油大縣獎勵資金支持。將來應在鼓勵集成技術推廣利用、實施地力改善補貼、提高機械化水平、拓展多功能利用以及開發深加工產品等方面加大政策資金支持力度,以增強產業競爭力和活力。從國際市場和貿易格局來看,我國仍需利用國際市場補充市場缺口。基于全球貿易格局和風險動向,加大與周邊國家特別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合作,實現進口多元化,確保產業平穩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