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漲勢產品不連續,震蕩走高存變數。上半年部分漲勢較大的產品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上漲并非下游需求所拉動。比如,位居漲幅榜榜首的環氧氯丙烷,行情大漲也只基于6月份的單月漲幅,3~4月份則經歷了兩次大的震蕩行情,并不是連續的穩步上漲。其重要因素是6月份江蘇省化工產業安全環保整治關閉部分企業,引發貨源出售緊張。而其他位居漲幅榜前列的如三氯甲烷等產品,基本也是區域貨源緊張所致,在上漲程序中均存有多次震蕩行情。
二是跌勢產品順大勢,調整趨穩存支撐。上半年,中美貿易摩擦硝煙彌漫。2018年中美進出口貿易額僅占石化行業貿易總額的7.35%,順差不到20億美元,因而中美貿易摩擦對化工產品主要影響并不大,但間接影響和遠期影響不容忽視。因輕工、紡織等產品加征關稅,會間接影響到石化規模的塑料、涂料、染料及中間體等產品,造成業內對消費終端的消極預測。
據數據統計,上半年幾個跌幅較大的化工產品如己二胺、甲基丙烯酸甲酯、燒堿、工業萘、苯酐的跌幅分別是46.3%、31.3%、28%、26.5%、25.5%,其中除了己二胺震蕩幅度達86%外,其他產品這半年的走勢基本都是震蕩中平穩下降,符合需求萎縮的行情調整大勢。從6月底各產品的走勢來看,許多產品價格已調整至多年來新低,剛需支撐明顯,調整基本已告一段落。
三是產品震蕩不規律,外界干擾因素大。結合上半年國內諸多化工產品的走勢看,不論是漲幅產品還是跌幅產品,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其間的震蕩不規律,其中主要原因是受到國內突發安全事件、各地環保治理突擊檢查的影響,包括中美貿易談判的每一個轉折節點,都會致使部分解工產品直接漲跌震蕩,產業鏈上的其他產品也隨著事件的發生呈現不規律震蕩。
統計監測的20種主要化工產品上半年平均振幅在43%,振幅大的甚至超過85%,反映出上半年化工市場受外界干擾因素較大。
綜合國內化工市場現狀,6月底許多大宗基礎類化工產品如燒堿、甲醇等處于弱勢探底整理階段,加之7~8月份為消費淡季,近期市場將延續震蕩調整。基于剛需平衡的市場規律,下半年整體化工市場謹慎向好。
【免責聲明】天賜網對以上發布之所有信息,力爭可靠、準確及全面,但不對其精確性及完整性做出保證,僅供參考。您于此接受并承認信賴任何信息所生之風險應自行承擔,天賜網不承擔任何責任。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