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情報網訊:米粉,是指以大米為原料,經浸泡、蒸煮、壓條等工序制成的條狀、絲狀米制品,而不是詞義上理解的以大米為原料以研磨制成的粉狀物料。米粉質地柔韌,富有彈性,水煮不糊湯,干炒不易斷,配以各種菜碼或湯料進行湯煮或干炒,爽滑入味,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
一、中國米粉產業發展現狀
從全球市場來看,中國米粉因具有較好的產品特性、低廉價格和差異化市場空間等優勢,廣受全球消費者喜愛,米粉出口總量持續攀升。中國出口米粉產品以干米粉和保鮮濕粉為主,干米粉由于較好地解決了保鮮問題,其保質期可達12個月以上,實現了即食即拆。
消費群體不斷擴大
米粉國外市場拓展仍處于培育發展階段,主要消費群體以海外華人及留學生為主,消費客群分布在華人集聚區。近些年,隨著國際融合的不斷深化和品牌宣傳的持續推廣,除亞太地區以韓、日、泰、新加坡等地為代表的區域有食用米粉習慣的消費者以外,歐美、澳大利亞、俄羅斯等地區消費者的消費需求也呈持續增長趨勢。
米粉出口穩定增長
從米粉出口方面來看,近五年我國米粉出口貿易總量實現平穩增長。2018年我國米粉干出口貿易總量達到6.9萬噸,出口總額為7884.5萬美元;2018年我國粉絲出口貿易總量達到10.4萬噸,出口總額為1.7億美元。
2013-2018年中國米粉出口貿易統計
數據來源:中國海關、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數據來源:中國海關、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出口國家遍布全球。我國米粉出口主要集中在亞洲、歐洲和北美地區。2018年我國米粉出口亞洲地區占比達到75%以上,其中韓國、日本、菲律賓、印度尼西亞、越南等國家出口合計接近60%,同時中國米粉產品現已出口到德國、法國、意大利、荷蘭為代表的歐洲國家和以美國、加拿大為代表的北美地區。中國米粉在歐洲、北美等地華人集聚區越來越受到歡迎,銷售形勢日趨向好,未來出口市場空間廣闊。
2018年中國米粉出口國家分布
數據來源:中國海關
(二)中國米粉產業發展現狀
米粉至今已有2300多年的歷史,在我國南方以及東南亞米制品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我國南方地區的傳統風味特色小吃之一,深受群眾普遍喜愛。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有接近40%以上的居民把米粉作為早餐主食,米粉已逐步成為我國—種營養、衛生、方便、耐儲存、價格低廉的理想方便食品,在全國各地逐漸興盛。
我國是米粉生產大國,也是米粉消費大國。近年我國米粉產量穩定增長。美國農業部(USDA)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大米消費量14500萬噸,其中食品工業用大米占比6%。據統計我國干米粉產能超過100萬噸,干米粉產量達86萬噸。隨著生產設備機械化、自動化水平提高和米粉生產技術、加工工藝的提升,我國米粉加工產業發展迅速,已具備連續性生產和一定的深加工能力。
2014-2018年中國干米粉產量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
受水熱條件影響,我國北方以種植小麥為主,南方以種植水稻為主,故中國主食結構形成“北面南米”的格局。米粉的生產地域極廣,主要集中于江西、湖南、廣西、廣東、浙江、福建等水稻主產區。隨著國內飲食消費水平的升級,地方風味米粉在全國遍地開花,比較知名的地方風味米粉有廣西桂林米粉、柳州螺螄粉、湖南常德米粉、貴州羊肉粉、會昌米粉和云南過橋米線等。
1、桂林米粉
桂林米粉是桂林當地傳統特色小吃,具有鮮明的民族、地域特色。桂林市把桂林米粉作為“一市一品”的重點品牌進行打造,推動桂林米粉規;、產業化、標準化、綠色化發展。桂林米粉的發展已經初步形成了生產、加工、配送、銷售較為完整的產業體系。2017年,桂林米粉產業總產值接近70億元,實現增加值占GDP比重為2.3%左右。根據桂林市商務局數據,截止2018年底,桂林市生產、銷售米粉的企業及個體工商戶達到3500余家,從業人員達10萬以上。品牌企業在大桂林市開設線下連鎖店近300家,包裝米粉企業紛紛開設線下門店進行體驗銷售,積極向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連鎖擴張,初步形成了龍頭品牌帶動、市內飽合競爭、市外積極擴張的發展格局。桂林市將通過建設桂林米粉產業園、做好產業標準體系、布局線上銷售網絡等舉措,力爭2021年實現100億元發展目標。
2、柳州螺螄粉
截止2018年底,柳州螺螄粉全產業年產值超過90億元。其中,預包裝螺螄粉產業產值突破40億元,螺螄粉網上店鋪超1.2萬家,日均銷量突破100萬袋;全國實體門店超過8000家,實體店總營業額超40億元。注冊登記的預包裝螺螄粉生產企業76家,其中執行地方標準的水煮型柳州螺螄粉生產企業58家,2018年共計有18家生產企業、2家米粉生產企業具備出口資質。2018年柳州螺螄粉出口9批次共計29.295噸,貨值11.5474萬美元,遠銷美國、加拿大等國家。2018年7月,柳州螺螄粉獲國家知識產權局核準注冊為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柳州螺螄粉的品牌強度和保護力度進一步提升。
3、常德米粉
常德米粉源于常德津市,目前,常德市米粉行業發展迅速,從業人員隊伍日益壯大。常德米粉已從手工制作提質升級為機械化自動化流水線生產,目前常德市有17家濕米粉生產企業,圓粉生產線25條、設計產能180萬斤/日,扁粉生產線17條、設計產能68萬斤/日。常德米粉店鋪市城區有1200多家、區縣有7000多家,市域外有上萬家,以長沙、武漢、南昌、西安、廣州、北京等地居多,從業人員近10萬人,年產值約20億元。為了將常德米粉品牌做響產業做大,常德成立了米粉行業協會,啟動了“常德米粉”品牌創建工作,組織申報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和地理標志集體商標,通過品牌創建活動提升常德米粉的美譽度和影響力。
但縱觀整個產業發展情況,我國米粉加工產業仍面臨諸多挑戰,主要體現在產業整體發展不平衡,產業化規模有待擴大、缺乏有實力的品牌企業和專業的科技人才。與其他食品產業,特別是與有近似可比性的面條類產業相比較,米粉產業手工加工轉為機械化生產較晚,現代化生產水平較低,在技術上仍存在較大差距,阻礙米粉產業進一步發展。
二、中國米粉產業市場前景
隨著國內經濟發展,食品安全要求提高,我國米粉的消費市場改變。在消費檔次上,從低端消費向中高端消費發展;在消費地點上,從家庭及街邊小店向連鎖餐飲店發展;在消費區域上,從南方消費向北方消費拓展。米粉消費市場迅速擴大。未來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進一步提高以及米粉產業向方便化、營養化和健康化方向發展,米粉產業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
第一,國家提倡和鼓勵發展以米飯為代表的米制食品生產。近年國家先后出臺了《糧食行業“十三五”發展規劃綱要》、《糧油加工業“十三五”發展規劃》提出在“十三五”期間推廣大米適度加工,增加優質米、專用粉等新產品供給,支持工業化米粉等主食產業化項目建設,在廣西、湖南、廣東、江西、云南、四川等。▍^、市)發展優質米制主食品產業化示范基地。國家政策對米粉產業的扶持力度加大,為米粉產業的升級發展提供了契機。
第二,米粉是我國人民傳統喜愛的食品,市場銷售有基礎。我國米粉品種繁多,大多數產品都有濃郁的地方特色,都是當地居民喜愛的食品。米粉有粗有細,色澤潔白,潤滑爽口,吃法多樣,是長江以南地區銷量最大,百姓最愛食用的米制食品,銷售前景廣闊。
第三,未來中國米粉出口前景看好。我國的米粉在港澳、東南亞以及海外華人聚居的地方如美國、歐洲、加拿大等地歷來有著良好的銷量,市場消費逐步增長。隨著我國米粉質量的進一步提高和品種的增多,米粉出口市場前景將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