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作為化工產業鏈中的一環,與上下游產品具有聯動效應。近期甲醇與上下游品種運行節奏趨同,不能簡單地分析甲醇自身供需,也需以更宏觀的角度來思考化工品乃至工業品需求端的變化。同時甲醇、乙二醇等化工品種走勢明顯偏弱,也說明其自身基本面存在問題。
G20峰會或帶來積極信號
5月以來中美之間經貿談判陷入停滯,且矛盾有向科技領域、軍事領域等更廣范圍延伸的趨勢。市場風險偏好明顯降低,原油及其他能化品種呈下跌趨勢。世界銀行、IMF等組織6月初紛紛發出警告,認為全球經濟面臨重大下行風險,易受到貿易緊張局勢和金融動蕩影響。但隨著中美領導人將于G20峰會會晤,市場預期有所轉變,大體認為美方暫不對剩余約300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征關稅,中美將在未來繼續正常經貿談判。若達成以上結果,短期市場風險偏好或將有所提振,利多原油及其他能化產品。不過長期而言中美談判過程或較為曲折。
國內外供應恢復,關注成本支撐
今年春檢規模一般,春檢結束后國內甲醇開工率迅速提升并穩定在70%以上,處于較高水平。7月份國內新增檢修裝置偏少,而河南心連心、山西同煤、魯西化工(000830)等約400萬噸前期檢修裝置將在7月上半月集中恢復,屆時開工率將進一步提升。山西建滔潞寶、湖北盈德氣體等裝置近期有投產計劃也將在供應端形成壓力。
目前國外甲醇開工也處于較高水平,國內進口顯著增加。沙特、伊朗前期檢修裝置6月底集中重啟、東南亞裝置運行正常,未來進口壓力是市場的重點擔憂因素之一。新增產能中,伊朗Kaveh 230萬噸裝置已于今年2月投產,目前負荷7—8成;去年8月投產的伊朗Marjan 165萬噸裝置目前負荷6—7成。這些新增產能中大部分產量都流向了中國。1—5月中國進口甲醇374萬噸,同比增長15%;5月單月進口82萬噸,環比增加了18.7萬噸。7月上半月到港量仍較為集中,未來進口或保持在單月80萬噸以上,對沿海庫存形成壓力。目前甲醇沿海庫存90萬噸仍處較高水平,尤其江蘇地區遠高于近年同期水平。
![]() |
成本支撐也是供應端后續所需關注的問題之一。目前山東、內蒙等地煤制甲醇利潤已被壓縮至低位,限制進一步回調空間,關注有無利潤虧損引起的計劃外檢修情況。
市場對MTO預期偏低
今年MTO投產計劃中,久泰能源60萬噸外采MTO 5月底正式生產,目前負荷已提升至7成以上;南京誠志二期60萬噸外采MTO6月26日也進行了試生產,未來提升負荷后將明顯改善沿海需求;魯西化工30萬噸MTO 7月也有投產計劃,將抵消其自身甲醇供應;寧夏寶豐二期60萬噸MTO 預計8月投產,其配套甲醇裝置暫時不開,將有較長時間外采甲醇。雖然MTO投產及提升負荷易出現推遲情況,但我們認為市場對MTO的投產預期已經是偏低心態,若后續上述提及裝置投產相對順利容易出現預期差行情,至少對于01合約有潛在利多因素。不過目前沿海MTO利潤較弱,乙烯、丙烯價格偏低存在一定替代可能,斯爾邦、寧波富德等裝置若出現檢修情況將使需求端雪上加霜,需要警惕。
表1:2019年計劃投產MTO裝置
裝置 | MTO產能 | 外采甲醇量 | 投產時間 |
久泰能源 | 60 | 80 | 2019年5月 |
南京誠志二期 | 60 | 180 | 2019年6月 |
魯西化工 | 30 | 0 | 2019年7月 |
寧夏寶豐二期 | 60 | 前期外采180 | 2019年8月 |
中安聯合 | 70 | 0 | 2019年第三季度 |
合計 | 280 | 440 |
甲醇或將維持低位振蕩
近日甲醇期貨快速回落,已接近6月初低位,我們認為目前價格下甲醇不必過度悲觀。市場目前心態較為悲觀,一方面國內供應、進口壓力較大,庫存高位,另一方面傳統需求淡季,MTO投產進展一般。然而下半年MTO投產帶來的需求預期始終存在,若投產相對順利容易出現預期差行情,并且目前上游煤炭價格較為堅挺,成本支撐或限制進一步回調空間。我們預計三季度甲醇09合約或維持在2150—2450元區間振蕩。
以上是最新甲醇價格資訊,更多甲醇價格信息查詢,或想隨時把握最新甲醇價格走勢,甲醇產業動態,請持續關注天賜網行情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