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核”重組穩步推進未來將加強上市公司市值管理
本報記者 杜雨萌
今年是中國核工業集團(下稱“中核集團”)與原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實施重組后的第一個年度,對于備受矚目的“兩核”重組進程,中核集團董事長余劍鋒昨日告訴《證券日報》記者,中核集團在吸取核工業以往改革經驗教訓和其它央企先進做法的基礎上,確定了“小總部、大產業”的經營格局。
據余劍鋒介紹,基于新的架構,中核集團建立了以產權為紐帶的母子公司管理體制,采取了以戰略管控、財務管控和運營管控相結合的分類管控模式。重組后對非總部職能壓縮、壓實后放到二級單位,總部職能更加明確;而“大產業”則是要做實專業化公司,更加強化和突出各專業化公司的市場經營主體職能,做強做優做大各個產業。
在戰略布局上,重組后的中核集團形成了核能發電、核燃料、天然鈾、工程建設、核環保、核技術應用、海外市場開發、裝備制造、資產管理和金融業務等10個專業化公司。圍繞產業鏈布局創新鏈,中核集團每個重要生產環節均有科技平臺支撐,擁有23家科研院所、20個重點實驗室、11個工程技術中心,擁有體系完整的核科技研發平臺。可以說,目前中核集團是世界上少數幾個國家擁有的核工業全產業鏈企業集團之一。
對于2019年中核集團將要開展的重點工作,《證券日報》從中核集團內部了解到,除了加快科技創新出成果,抓實抓好產業發展和重大項目實施、加大力度培育新興產業外,中核集團還將繼續深化改革,并以軍民融合的國有資本投資公司為方向,加快完善市場化經營機制,重點推進科研院所體制機制改革,不斷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此外,在積極推動中核集團國際開發與合作,加快全產業鏈國際市場開發,持續深化國際合作的背景下,還要進一步提升管理水平,加強與國內外一流企業對標,加快建設資本運營中心。
其實,在資本運營方面,中核集團亦有打算。
伴隨著去年7月6日中國同輻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成功上市,這使得中核集團資產證券化率進一步提高。目前,中核集團旗下擁有六家上市公司,其中A股有三家、H股有一家、紅籌股有二家,資產證券化率達到60%。
中核集團表示,未來會繼續加強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推動各上市公司加大對外投資并購力度;培育孵化新的產業板塊,推動重點單位混合所有制改革及股權多元化,開展股權激勵試點探索等。同時,也會嚴格按照資本市場監管有關要求,全方位支持各上市公司,鞏固其行業地位,為股東和社會帶來豐厚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