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國家禽業保持平穩發展形勢,家禽出欄量逐步上升
家禽養殖在中國已經有5000長期的歷史。我國家禽業自改革開放以來,已經獲得了發展較快,家禽飼養量、禽蛋產量已持續多年保持全球第
一、禽肉產量全球第二。家禽業是我國畜牧業的基礎性產業,禽肉和禽蛋也是我國城鄉居民蛋白質消費的要重來源。家禽業的發展對于加快建設現代畜牧業,推動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改善人民生活質量和水平,及其增加農民收入都擁有十分關鍵性的意義。
近些年來,我國家禽業克服禽流感疫情對家禽生產、市場消費及其進出口貿易產生的不良影響,仍然保持平穩的發展形勢。2019年上半年全國家禽出欄61.85億只,比去年同期增加3.05億只,增長5.2%。2019年6月底全國家禽存欄58.72億只,同比增加2.23億只,增長4.0%。
2011-2019年H1中國家禽出欄量統計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2、我國禽肉禽蛋產量雙增長,2019年上半年增速提升明顯
在各種肉類產品中,家禽產品是一類關鍵性的日常食品。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家禽業保持著優良的發展勢頭,當前禽肉已取代牛肉成為全球上第二大消費肉類,這重點是由于禽肉價格低于其他肉類,而且消費者普遍認為禽肉是一種安全肉類,可以被不同文化背景和宗教信仰的人所接受。2019年上半年,我國禽肉產量952萬噸,增加50萬噸,增長5.6%;禽蛋產量1516萬噸,增加53萬噸,增長3.6%。
2011-2019年H1中國禽肉、禽蛋產量統計及增長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備注:2015年禽肉產量增速為4.3%)
3、我國禽蛋產量聚集在長江以北,山東禽蛋產量位居全國第一
從禽蛋產量的地區分布來看,我國禽蛋產量聚集在長江以北,山東、河南、河北為zui多,3省產量超過全國三分之一。2018年,山東禽蛋產量達到447.00萬噸,產量位居全國第一;河南禽蛋產量達到413.61萬噸,河北禽蛋產量達到378.00萬噸,產量分別居全國
二、三位。
2018年中國各省市禽蛋產量分布情況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4、家禽業將繼續走向規模化、產業化,預期到2024年我國禽蛋產量規模達到到3281萬噸
當前我國家禽業產業化程度不高,整個家禽業制造加工銷售體系尚不健全,從土地到餐桌的環節控制存在諸多問題,尚未協調發展和缺少有效的監督管理。一是質量控制管理體制沒有理順,部門分工不明確,二是養殖集約化程度尚不高,千家萬戶的農戶養殖方法及其不規范的屠宰加工等,難以規范和控制。整個家禽產業化程度還不健全,產業鏈條短,尤其是龍頭企業推動不夠,禽產品加工滯后,比較大一部分屬于初加工產品,附加值低。
我國禽蛋重點是以鮮蛋消費為主,僅有10%用于食品工業和生物醫藥,肉雞加工重點是屠宰、分割和冷凍,深加工禽肉產品不夠1%。整個產業化發展水平較低而不能夠有效通過發展家禽產業推動農民增收致富。隨著中國膳食消費結構進入轉型期,人們對食品的需求趨于營養、衛生、新鮮、美味,分割產品、低溫產品、旅游休閑產品等科技高含量的精、深加工禽產品日益收到青睞。
從產業總體發展趨勢來看,前瞻產業研究院認為規模化、產業化將是未來的趨勢。按照前瞻產業研究院預期,在禽蛋產品方面,未來幾年,預期我國禽蛋產量將仍居全球第一,呈穩步增加的態勢,增速在0.5-1.0%,按0.8%估算,到2024年我國禽蛋產量規模達到到3281萬噸;
而在禽肉產品方面,當前中國的各種動物蛋白生產行業中,禽肉生產的工業化水平zui高。中國當前的人均禽肉消費仍處低位,年輕一代的中國人越來越接受禽肉產品。未來,禽肉行業有可能取得更強的市場占有率,而多數的增長來自于新興的快餐服務和迅速冷藏/加工食品等行業。到2025年,中國僅即烹禽肉產量預期將增至1582萬噸,人均禽肉消費量將升至13.25 公斤。
2019-2024年中國禽蛋產量規模預期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以上數據來源及分析請參考于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家禽飼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互聯網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