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大廳摘要:十三五期間,我國城鎮污水新增、提標改造市場容量高達1938億元,城鎮再生水市場容量達158億元,海綿城市建設空間達4000億元,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那么接下來小編就來對水處理行業市場分析做個大致介紹。往下看:
十三五期間,我國城鎮污水新增、提標改造市場容量高達1938億元,城鎮再生水市場容量達158億元,海綿城市建設空間達4000億元,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那么接下來小編就來對水處理行業市場分析做個大致介紹。往下看:
從水處理行業分析了解到,截至2017年6月底,全國設市城市建成運行水處理廠共計2327座,形成水處理能力1.48億立方米/日,全國城鎮水處理廠累計處理污水269.39億立方米。同期,36個重點城市建成運行污水處理廠共計570座,形成污水處理能力0.65億立方米/日,累計處理污水量101.88億立方米,同比增長3.7%。且隨著一系列利好政策相繼落地,疊加多路資本加速涌入,讓水處理產業走進了萬億時代,同時也給水處理整體產業鏈帶來了新一輪發展契機。
目前,污水處理已深入城鎮和農村。農村水污染治理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視,各省市、自治區農村環境治理的政策環境越來越好,關注度持續走高。然而,農村污水處理仍存巨大缺口,未來治理需求將加速釋放。另外,“水十條”要求2020年全國所有縣城和重點鎮具備污水收集處理能力,縣城、城市污水處理率分別達到85%、95%左右,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2019年完成。
雖然目前我國的水資源形勢比較嚴峻,呈現水資源短缺、用水量攀升、水體污染嚴重等特征,但政府也在不斷加大水環境治理的力度。水資源的現實矛盾、政府的積極主張為水處理行業提供了堅實的市場及政策需求,未來我國水處理行業將迎來發展黃金期。
在城鎮污水新增部分處理方面,根據《“十三五”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規劃》,我國“十三五”的城鎮污水處理能力將從2.17億立方米/日,提升至2.68億立方米/日,新增污水處理設施所需投資金額達1506億元,投資額需求量前五位為山東、浙江、廣東、重慶、湖北,分別為120億元、114億元、98億元、85億元、84億元。
且環保監管趨嚴是近年來我國水處理行業發展的最主要動力,一方面迅速推動市政污水處理基礎設施建設;另一方面倒逼工業企業加大環保投入,降低污染物排放。現階段工業用水的價格普遍較低,工業企業開展污水處理的內在動力不足。未來工業用水的價格持續上升(尤其是部分缺水地區)及水處理成本下降,將促使工業企業污水處理由“被動提標”轉為“主動節水及水回用”。政策、市場因素是驅動水處理行業發展的雙輪,我國工業污水處理市場空間將大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