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四季度以來,終端需求進入淡季,國內多家煤制烯烴企業停車檢修,甲醇需求特別是華東地區甲醇需求急劇萎縮。在此情況下,甲醇市場供需格局失衡,甲醇價格在春節之后走勢偏弱。
供應壓力釋放完畢
國內供應方面,從隆眾資訊公布的數據來看,元宵節之后前期檢修的甲醇裝置將會迎來一波復產高峰,整個2月中下旬至3月初,復產產能將達到719萬噸。3月下旬至4月,國內陸陸續續仍將有275萬噸的甲醇裝置復產。不過,3月底之后,國內甲醇市場將會迎來春季檢修,屆時國內部分甲醇企業將進行檢修,這會對沖掉3月下旬的甲醇復產對于國內甲醇產量的影響。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本月底甲醇企業復產高峰之后,市場供應壓力基本上會釋放完畢。
進口方面,由于東南亞地區幾家甲醇裝置降低負荷,因此國際甲醇供應呈現小幅下降的態勢,國內甲醇價格從底部有所抬升。事實上,從目前的狀態來看,甲醇的進口套利空間正在逐步縮窄,這將對進口甲醇產生一定的抑制作用。
庫存方面,偏高的庫存是制約甲醇價格持續上漲的重要原因。截至2月21日,國內華東、華南兩地的甲醇港口庫存為83.6萬噸,較去年同期上升35.72萬噸,上升幅度為74.60%,為2014年以來的高點。其中,華東地區甲醇港口庫存為60.75萬噸,較去年年底上升23.45萬噸,上升62.87%;華南地區甲醇港口庫存為22.85萬噸,較去年年底上升12.27噸,上升115.97%。不過,近期市場人士反映,由于市場心態發生了變化,華東地區貿易商及企業拿貨意愿明顯上升,這有助于緩解東南沿海地區偏高的甲醇庫存。
需求回暖預期增強
春節之后,甲醇下游需求有所恢復,這對甲醇價格形成了一定支撐。傳統需求方面,春節之后甲醇的傳統下游企業紛紛復產。從目前公布的數據來看,除了甲醛之外,醋酸、二甲醚、MTBE、DMF等企業的開工負荷都呈現穩中有升的局面,市場對于甲醇的需求回暖。新興需求方面,由于目前外采甲醇制烯烴的利潤情況得到明顯修復,加之終端薄膜進入消費旺季,國內前期檢修的多家煤制烯烴裝置近期陸續復產。目前煤制烯烴占國內甲醇消費的比重近一半,因此煤制烯烴的回暖對于國內甲醇特別是華東地區甲醇的需求將會起到強勁的刺激作用。
綜上所述,雖然國內甲醇企業集中復產,庫存高企,整體的供應壓力仍然很大,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供應端的利空已經基本上兌現,不具備進一步惡化的條件。另一方面,進入春季,甲醇的下游消費開始逐漸回暖,在此情況下,甲醇的整體供需格局將逐步轉化,供應過剩會逐漸緩解,甲醇的價格重心則有望逐步抬升。基于上述判斷,我們認為目前的甲醇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做多價值,可在價格突破2600元/噸之后建立中長期多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