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年中國陶瓷行業寒冬初顯
2018年中國陶瓷磚產量高幅下滑至2012年的水平,創下了行業歷史以來產量的zui大跌幅。2018年我國陶瓷磚產量90.11億平米,同比下降11.2%。
重要建陶產區均出現不同程度的負增長,其中福建為-5.4%,廣東、江西和山東增長均在-15%以上;
新興建陶產區唯有四川產量實現13.3%的增長,其他河北、河南、廣西等產量也都出現不同程度的負增長。
2018年我國陶瓷磚出口下滑態勢繼續延續,全年陶瓷磚出口39.86億美元,同比下降9.94%。
2007-2018年中國陶瓷磚產量統計及增長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2018年陶瓷行業的蕭條并不是沒有征兆。陶瓷行業與建材行業相關。本游有嚴厲的環保政策限制,下游受房地產行業去杠桿、貿易戰等因素影響,消費力度驟然下降,雙重因素推動下,陶瓷行業寒冬降臨。
2、2019年中國陶瓷行業乍暖還寒
進入2019年,因建材行業回暖,主要建材產品生產總體保持平穩。其中,陶質磚、瓷質磚、衛生陶瓷制品產量同比分別增長11.8%、8.6%、10.3%。
2019年H1中國陶質磚、瓷質磚、衛生陶瓷制品產量增速統計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產量增長的同時,建筑陶瓷制品、衛生陶瓷制品利潤總額同比分別增長26.3%、34.5%。生產數據與盈利數據雙飄紅,陶瓷行業似乎重現生機。
2019年H1中國建筑陶瓷制品、衛生陶瓷制品利潤總額增速統計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3、2019年中國陶瓷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持續分析陶瓷行業市場需求后,發現國內陶瓷行業仍仍偏悲觀。據中國建材流通協會陶瓷衛浴經銷商委員會、中陶家居網數據中心統計,截至2019年6月,全國瓷磚總需求量為31.6億㎡,同比下滑10%。
陶瓷需求雖有所下降,但區域消費仍然顯示出一定亮點:
——東部區域(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廣東、海南10個省市)10.7億㎡,約占全國瓷磚總需求量的34%。
——中部區域(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6個省)瓷磚需求量為8.8億㎡,約占全國瓷磚總需求量的28%。中部區域正逐步成為瓷磚需求的主要市場。
——西部區域(內蒙古、廣西、重慶、四川、貴州、云南、西藏、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12個省市、自治區)瓷磚需求量為10.1億㎡,約占全國瓷磚總需求量的32%。云貴川是主要市場需求點,精耕細作市縣市場將會有較大的空間。
2019年H1中國瓷磚區域消費需求占比統計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另外,2019年7月,國家海關總署發布上半年外貿進出口數據。數據顯示,2019年1-6月中國陶瓷產品累計出口額762.5億元,同比下降3.9%。陶瓷出口市場也仍偏悲觀。瓷磚在國外的受挫,并不是因市場需求收縮,更有其深刻的原因——中國瓷磚在世界各地正在遇到著各種形式的反傾銷與貿易壁壘,貿易保護主義的抬頭,讓中國瓷磚產品的國際市場競爭力下降。
4、中國陶瓷行業尚未走出行業寒冬
產量數據,利潤數據飄紅的同時,市場需求卻顯示出艱難的格局,經濟數據的背離,背后是否有原因?
首先,要明確,2018年行業數據顯示是過去20年中zui差的,行業歷經了史無前例寒冬,2019年對于2018年的增長是沒有代表性,不能說明問題。
所以,2019年的需求數據,才更能說明行業的發展境況。2019年的需求數據,下降較去年更甚,說明陶瓷行業尚未走出行業寒冬。
5、中國瓷磚行業未來發展趨勢分析
其一,未來房地產行業將發生巨大變革,瓷磚行業必將受此波及。這里引用重慶市原市長在黃奇帆在世界華人不動產學會暨房地產業高質量轉型發展國際研討會上的一段話:
未來中國房地產產業發展趨勢分析情況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所以,此后十幾年,整個房地產行業將會迎來大洗牌,行業集中度會不斷上升,這也決定了陶瓷行業的集中度在提高。
其二,環保之路無法阻擋。2015年-2018年是環保倒逼產業轉型,但在當前,綠色制造、智能制造是產業發展的必由之路。現階段企業首先要環保達標才能以實現得到參加市場競爭的資格。故下一步在面臨勞動力短缺的挑戰下,需要持續地提高智能制造的水平。
其三,從行業機會看,安裝式建筑、集裝箱式建筑成為建陶行業新的拐點。同時新一代材料、附加值高產品的進軍與摸索吹響了陶瓷行業跨界的沖鋒號,特別是發泡陶瓷、功能性瓷磚。
一場深刻且經久的變革,正在陶瓷行業悄然發生。一等企業具備強烈的嗅覺,引領行業變革,二等企業及時掉頭,跟隨行業變革,三等企業會等在原地,后知后覺,zui后感嘆時不與我。考驗功力的時刻到了,準備好了么?
更多數據請參考于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日用陶瓷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期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