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衛星系統GNSS:4全球系統+2地區系統
全球衛星導航系統,(the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一般稱作GNSS),也稱為作全球導航衛星系統,是能在地球表面或近地空間的任何地點為客戶提供二十四小時的3維坐標和速度以及時間信息的空基無線電導航定位系統。
目前,全球主要有6大衛星導航系統,包含四個全球性衛星導航系統:中國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BDS)、歐盟的伽利略(Galileo)、美國的GPS、俄羅斯的格洛納斯(GLONASS);以及兩個地區性衛星導航系統:日本的準天頂衛星系統(QZSS)、印度地區導航衛星系統(IRNSS)。
按照美國憂思科學家聯盟(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zui新更新的“在軌衛星統計數據庫”顯示,截止2019年3月31日,全球在軌導航衛星數量為139顆,其中中國(40顆)、美國(32顆)、俄羅斯(28顆)、歐盟(26顆)、印度(9顆)、日本(4顆)。
導航衛星進入密集發射期,北斗導航組網基本完成
2018年,全球導航衛星運載火箭發射次數為15次,其中中國發射10次;2018年全球共有26顆導航衛星被送入太空,而2017年成功發射的導航衛星數量僅有7顆,這主要得益于中國北斗衛星的密集發射。
2018年,美國成功發射首顆全球定位系統-3(GPS-3)衛星;歐洲成功發射“伽利略- 全運行能力”(Galileo-FOC)導航衛星4顆;俄羅斯成功發射全球導航衛星系統-M(GLONASS-M)衛星2顆;印度發射“印度地區導航衛星系統”(IRNSS)衛星1顆;中國發射北斗導航衛星18顆。
按照計劃,2019年中國將發射6-8顆導航衛星,2020年將發射2-4顆導航衛星,屆時北斗全球系統建設將全面完成。
按照國際太空雜志數據,截止2018年底,全球在軌并提供導航服務的衛星共有77顆,其中美國GPS系統31顆,俄羅斯GLONASS系統24顆,歐洲Galileo系統18顆,日本“準天頂衛星系統”(QZSS)4顆(主要提供GPS提高服務)。
2018年12月27日,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宣布北斗三號基本系統已經建設完成,并開始提供全球服務,標志著全球衛星導航服務市場四強局面產生。
目前,四大全球導航衛星系統均已投入運行,其中,GPS、GLONASS為全面運行狀態,北斗為全球基本系統服務狀態,Galileo為初始運行狀態。
GNSS信息安全引起重視
導航信息的安全問題提出的時間較晚,2012年加拿大的導航團隊發表了針對GPS系統的欺騙式干擾和反欺騙干擾的成果。2013年美國提出了七項欺騙信號的仿真成果,詳細描述了把假冒的安裝器進行跟蹤、篡改并且轉發,zui終導致設備接收虛假的信號流程。
隨著互聯網交通運輸的高速發展,人們對全球衛星導航系統(GNSS)潛在威脅的憂慮也日益突顯。
2019年7月, Regulus Cyber的安全研究人員體現了怎么欺騙來自GNSS的信號并有效損壞Tesla Model 3的自動導航系統。通過篡改自動駕駛系統的導航功能,研究人員可以屏蔽掉車道變更、激活轉向信號和改變方向的確認需求。攻擊會導致車輛突然減速或加速、快速變道、駕駛不穩定以及在錯誤的位置離開高速公路等狀況發生。
人們對GNSS的依賴性正在持續增長,不單僅在互聯網汽車領域,物流運輸、商業航空、海事等部門也越來越依賴GNSS。GNSS信號欺騙、干擾,射頻干擾和黑客入侵是交通運輸行業將要面臨的主要問題。
以上數據來自于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市場前瞻與應用前景預計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