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發護發行業的上游行業主要為原料及包裝材料制造行業。其中原料包括、香精、乳化劑、表面活性劑劑等;包裝材料主要有包裝紙、塑料包裝、軟包裝膜袋和玻璃包裝等。當前市面上的洗發用品主要分有去屑止癢型洗發水、深層清潔型、清爽控油型、修補滋養型及其混合型等等。洗發水屬于快速消費品,下游產業主要經過經銷、商超等渠道銷售給zui終購物者。購物者的消費習慣、收入水平、消費理念都將對行業發展形成一定影響,在不同樣的細分市場,企業需要按照具體消費群體的收入、習慣、文化等情況作出針對性銷售策略。
市場規模超過500億
2003-2017年,我國洗護發市場規模呈遞增趨勢。2003年洗護發市場規模為185億元,2017年增長到511億元。2003-2017年,我國洗護發行業市場規模的年復合增長率為7.5%左右,按照這一增長率估計,2018年我國洗護發行業的市場規模在550億元左右。
銷售渠道多樣 電子商務占比重上升
洗發護發產品的下游銷售主要渠道有:商超及大賣場、百貨商店、日化專營店、單品品牌門店和線上渠道。線上渠道又分為B2C和C2C等。
不同渠道銷售不同定位的品牌,商超及大賣場定位較低、主銷中低端化妝品品牌,百貨渠道銷售的品牌定位較高、多數為中高端定位,專營店多數為中端品牌。線上銷售品牌定位比較豐富,從中低端至高端不等。
在這些銷售渠道中,大賣場所占比重zui大。商超的銷售比重近年來呈回落之勢;而電子商務的上升比重日趨上升。各大品牌廠商紛紛經過建立官方商城或開設平臺(天貓、淘寶、京東)旗艦店涉足電子商務。
行業集中度高 高端市場比重上升
洗護發市場被國際品牌長期牢牢占據,它們依靠品牌和資金實力,經過科技、廣告甚至是低價策略和收購策略,一直壓制著國產品牌,在渠道上幾乎形成壟斷。但2012-2017年廠家CR5由65.30%下降到60.7%,品牌CR5由45%下降到42.9%,外資龍頭市場占有率有被振興的小品牌切分的趨勢。
當前,國內洗護發市場的專業生產廠家有寶潔、聯合利華、漢高、歐萊雅和拉芳等。其中寶潔所占市場占有率zui大,份額為35.30%;再者是聯合利華,市場占有率為10.40%。
2017年行業市場占有率排名前十的公司中有7家國際公司,3家本土公司。7家國際公司市場占有率為63.9%,3家本土公司市場占有率為6.5。整體來看,我國洗護發市場中國際品牌占據主導位置。國際企業依托強勢的品牌位置及特強的資金實力主要占據我國一二線城市的市場。
高端洗護市場成為當前競爭新趨勢,外資巨頭寶潔、聯合利華紛紛推出“無硅油”中高端洗護套裝,國內一些高端洗護品牌也陸續面世,加上早已經在高端洗護領域深耕長期的品牌資生堂、漢高,和阿道夫等,一時間高端洗護市場品牌扎堆,爭相分食高端洗護的紅利。按照Euromonitor公開的數據,2012-2017年中國洗護發高端產品的市場占比呈遞增趨勢。2017年中國洗護發產品高端市場占比為9.2%,大眾市場占比為90.8%。預期2018年,高端市場的份額會持續提高,達到10.7%左右。
美洲是寶潔和聯合利華的主要市場
隨著國際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對洗發護發產品的品牌關注度越來越高,導致世界市場漸漸成為寶潔和聯合利華兩大企業充當行業霸主的位置。聯合利華與寶潔的競爭已輻射到世界的140多個國家和地區,但雙方下大力氣的市場主要仍在美洲。
2018年,寶潔公司在世界銷售量zui大的地區為北美地區,占比為44%;再者為歐洲地區,占比為24%;亞洲所占份額為9%。2018年,聯合利華在世界銷售量同寶潔相同,也主要聚集在歐洲和美洲地區,美洲地區銷售額占比31%,歐洲地區銷售占比24%。
洗發護發產品市場發展比較成熟,但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農村市場的拓展,未來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國際品牌陸續進入中國市場,其他日化品牌滲透洗發護發市場,這些行為表明中國洗發護發產品市場是一個非常巨大的市場。
未來洗發護發行業從市場需求看,消費采購量逐步提高,產品滲透率保持在較高程度,城市基本需求飽和,個性化需求和農村潛在基本需求較大。從市場供應看,市場集中度高,市場規模穩定;知名品牌市場壟斷率趨高,中低端市場激烈競爭。從品牌結構看,國際品牌從一級市場向
三、四級市場滲透;國內品牌艱守中低端市場,持續競爭力經受考驗;跨行業強勢品牌借機介入。從產品價格看,主要品牌產品單價穩定也可能微幅調整,其他產品極易以價格優勢維持市場占有率。從渠道結構看,商場、商超、專賣店、電子商務等多種形式互補。
以上數據來源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洗發護發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期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也能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