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焦化行業經過幾年的調整分化、優勝劣汰,供需整體保持平衡,市場運轉逐步規范。2018年國內焦炭供需狀態整體穩定。全國焦炭產量累計為4.38億噸,同比增長0.8%,其中鋼鐵焦化聯合企業為1.11億噸,同比增長0.4%,其他焦化企業為3.27億噸,同比增長0.9%。焦炭表觀消費量4.29億噸,2010年至2018年間,年均增長率為2.7%。
海關總署報告顯示,2018年全國焦炭累計出口量為975萬噸,同比增長20.8%;進口量9.09萬噸。
注:表觀消費量=產量+進口量-出口量
2017年以來,我國焦炭價格較高震蕩,截止2017年末,山西臨汾一級冶金焦價格為2400元/噸,仍維持較高程度。到了2018年,國內焦炭市場整體上呈現先抑后揚整體震蕩上行態勢。一季度與以往zui大的區分取決于有采暖季限產,導致終端需求不足。2月份由于極端天氣因素影響運輸加上春節假期,支撐了焦炭現貨價格的反彈。3月份終端需求未如期釋放,焦炭現貨價格隨之大幅走跌。從5月份起,焦炭價格扭轉了連續回落的格局,出現反彈并震蕩上漲,開啟了連續八輪提漲,上漲幅度達650元/噸。由于限產的力度持續加強,及其高爐產能利用率持續回升,導致的焦炭缺口對支撐焦炭價格上調起到了重要影響。2018年焦炭粒度高于40mm的平均價格為2190元/噸,平均價格zui高為2516元/噸,zui低為1824元/噸;焦炭粒度在25mm-40mm的平均價格為2119元/噸,zui高為2435元/噸,zui低為1786元/噸。
2018年焦化行業效益創近年zui好水平
2012年以來,由于宏觀經濟增速放慢,焦炭行業產能過剩,鋼鐵、焦炭、煤炭價格大幅走跌,焦炭行業利潤率降低,在2014年、2015年出現了業內50%以上企業虧損的格局。2016年春節后,經過房地產行業、汽車行業、基建投資等拉動,鋼鐵價格回落。同時,部分焦化廠因環保不符合標準而關停限產,焦炭供應量緊張,價格回升,行業盈利略有好轉。2018年中國焦化行業較大型企業銷售收入達到6308.50億元,同比增長15.08%。
從焦化行業毛利率看,盡管原料煉焦煤價格同樣有大幅上漲,但是我國主要焦炭企業有關業務的盈利水平有顯著的大幅改善。美錦能源、山西焦化等全國老牌焦炭企業在2016年起均有大幅提高,且已經持續3年。其中,寶豐能源毛利率提高顯著,2018年焦化產品毛利率高達51.8%,在現有上市焦化公司中排名第一。
注:寶豐能源于2019年上市,未公布2014和2015年財務數據。
獨立焦化廠和鋼廠自建焦化廠二維競爭
作為傳統工業領域,焦化行業資金和技術壁壘不高,全國各個地區有多數零散煉焦產能,行業屬于完全競爭市場。隨著國家近年連續頒布“去產能”和行業準入條件等政策,焦化行業的發展正越發有序、規范,落后產可以將被淘汰,擁有技術、環保和較長產業鏈優勢的企業正面臨新的發展機會。
國內焦化企業歸納為兩個主要類別:鋼鐵廠自建焦化企業和獨立焦化企業;另外,各地還存在一些煤炭企業投資建設的焦化廠。目前我國焦化企業經過自我發展或聯合重組基本產生了以寶鋼集團、鞍本鋼鐵集團、武漢鋼鐵(集團)公司、中國首鋼集團等鋼鐵聯合焦化企業和旭陽煤化工集團有限公司、神華烏海能源有限責任公司、中煤焦化控股有限責任公司等大型獨立焦化企業為主體,中小焦化企業并存的產業發展格局。
以上數據來源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焦化行業產銷需求預期與轉型升級戰略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互聯網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