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以來,鉛市場維持內弱外強格局,倫鉛在去庫存支撐下探底回升,滬鉛因消費疲弱持續下行,最低觸及16500元/噸。近期,宏觀和產業基本面發生變化,中美貿易談判進展順利帶來的樂觀預期令股市節節走高,基本金屬普遍反彈。對于鉛市場,由于再生鉛持續倒掛,進口鉛流入暫緩,尤其是2月23日突發的銀漫礦業重大安全事故或引發新一輪礦山安全整頓,這將對鉛鋅精礦供應產生沖擊。筆者認為,短期鉛市場悲觀情緒改善,價格將迎來反彈修復。
消費因素驅動
鉛市場近兩年價格演變的核心邏輯在于我國環保日益收緊,國內原生鉛再生鉛供應緊縮,低庫存給予價格支撐。但隨著去年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限產松動,鉛市場庫存逐步累積,鉛市場邏輯從供給驅動轉變為消費驅動,未來鋰電替代將加劇。因此,環保干擾弱化及消費趨勢下降是今年市場大方向看跌鉛價的主要原因。
鉛消費方面的不利因素重點包括兩點:一是中國電動自行車新國標于去年5月發布后,將于今年4月15日起正式實施,由此引發的鉛酸電池減重和鋰電替代加劇令鉛消費前景蒙塵,根據我們測算,這將拖累2019年鉛消費增速下降約0.4%。二是為加快基站對動力蓄電池梯次利用示范推廣,中國鐵塔公司決定取消鉛酸電池采購,改為鋰電采購。中國鐵塔公司自2015年開始采用梯次利用電池替換鉛酸電池試驗,2018年已在全國31個省市約12萬個基站使用梯次電池約1.5gWh,替代鉛酸電池約4.5萬噸。據鐵塔公司規劃,預計2019年替代鉛酸電池量達到15萬噸,這意味著2019年鉛消費下降量近9萬噸,預期拖累鉛消費增速下降超過1.5個百分點。
短期成本支撐
鉛消費前景黯淡無光,隨著鉛價下跌,短期產業基本面發生的改變令鉛價支撐增強:一是目前滬倫鉛比值回落后現貨進口虧損擴大使得進口鉛沖擊暫緩。年前現貨內外比價超過9,目前滬倫比價回至8.2一線,進口噸鉛虧損擴大至千元,進口鉛流入及粗鉛進口流入大幅放緩,減少對國內鉛的沖擊。二是再生鉛持續倒掛后成本支撐再現。我們監測的再生鉛利潤近期一度轉為負值,再生鉛企業虧損影響開工積極性。價差方面,再生鉛對原生鉛由年初最高貼水四五百元轉近兩周升水結構,再生鉛倒掛對價格帶來支撐。三是從供應層面來看,鉛價經歷一輪調整后,2月原生鉛冶煉檢修意愿增加,再生鉛節后恢復較慢,預計整體產量環比下降。
礦山整頓潮將現
2月23日上午,內蒙古錫林郭勒盟西烏旗銀漫礦業公司井下運送工人的車輛發生重大安全事故,造成多人傷亡,由銀漫礦業停產引發的鉛鋅減產預期增強,預估由此引發的鉛金屬減量或超過1萬噸。因這次安全事故可能引發大范圍的礦山整頓潮,此前,國內對礦山的探礦權、采礦權發放已日趨嚴格,未來內蒙古甚至全國范圍內的礦山都將面臨更為嚴格的安全檢查,這將放大市場短期看多情緒。
短期來看,隨著進口鉛流入暫緩,再生鉛倒掛后成本支撐強化,疊加礦山安全事故影響,鉛價因基本面改善或迎來反彈修復,預期價格波動區間在16800—18000元/噸。中期來看,鉛因需求下降造成的供過于求矛盾將日漸突出,價格將承壓下行。